《雷雨》教学反思怎么写?(14)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还是读 , 想法设法让学生读得入情入境 , 读出画面 , 读出感受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特点与变化 。
三、满意之处
1、积累词语 , 让课堂充满语文味 。课开始 , 就让学生说说“雨家族”的成员 , 然后归纳:小雨有细雨如丝、牛毛细雨、蒙蒙细雨、和风细雨、绵绵春雨;大雨有倾盆大雨、瓢泼大雨、大雨如注、狂风暴雨 。课中 , 逐段赏读后 , 叫学生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这个画面 , 很自然地积累了“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倾盆大雨”、“雨过天晴” 。
2、品读词语 , 形象生动 。文中有句“满天的乌云 , 黑沉沉地压下来 。” , 我抓住“压”字 , 先让学生做个“压”的动作 , 然后问:现在有满天的乌云慢慢地、慢慢地向你压下来 , 好象就要压到我们头顶了 , 压地你—— , 朗读时 , 学生自然读出了那种压抑、闷热 。再如:“忽然一阵大风 , 吹得树枝乱摆 。蜘蛛从网上垂下来 , 逃走了 。” , 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 我故意出错打出“忽然一阵大风 , 吹得树枝摆动 。蜘蛛从网上跳下来 , 逃走了 。”让学生发现错误后 , 又让学生学小树乱摆 , 接着采访“小树”:你为什么乱摆?学生对话也很好:“因为风太大 , 我都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了 。”而“垂”字采用了动画演示 , 让学生知道这是一只害怕的、慌忙而逃的小蜘蛛 。
四、迷茫之处
1、几个生字的教学
生字教学也是低段语文的教学重点 , 但是我却常常把握不好教学的火候:费时又低效 , 方法也比较单一 , 强调一下读音 , 分析一下字形 , 再组几个词 。如何抓住生字的特点选择有效的方法 , 让学生记得快又记得牢 , 这是今后要努力探索的 。
2、“雷雨后”要学到何种度?
因为是第一课时 , 因此将教学重点放在了“雷雨前” , “雷雨时”、和“雷雨后”只是让学生感知一下雷雨的变化过程 。但是后来教学时间比较充裕 , 因此教学有点随意 。播放音乐是为了创设情境 , 感悟雨过天晴的美丽、清新 , 然后帮助朗读 。但是学生说到了很多自己想象的雨后美景 , 我怕节外生枝 , 没有很好地点拨引导 , 草草收了场 。其实这里完全可以放开让学生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