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松的古诗( 七 )


历历天上种白榆 。
3、松树 【唐】白居易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
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
4、庭松 【唐】白居易 堂下何所有?十松当我阶 。
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 。
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 。
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 。
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台 。
朝昏有风月,燥湿无尘泥 。
疏韵秋槭槭,凉阴夏凄凄 。
春深微雨夕,满叶珠蓑蓑 。
岁暮大雪天,压枝玉皑皑 。
四时各有趣,万木非其侪 。
去年买此宅,多为人所咳 。
一家二十口,移转就松来 。
移来有何得,但得烦襟开 。
即此是益友,岂必交贤才? 顾我犹俗士,冠带走尘埃 。
未称为松主,时时一愧怀 。
5、松 【唐】成彦雄 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
6、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
...
关于松的诗句1、岁晚东岩下,周顾何凄恻 。
日落西山阴,众草起寒色 。
2、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
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 。
——魏刘桢《赠从弟》三首之二3、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 。
客散初晴后,僧来不语时 。
有风传雅韵,无雪试幽姿 。
上药终相待,他年访伏龟 。
——李商隐《高松》4、寸寸凌霜长劲条,路人犹笑未干霄 。
南园桃李虽堪羡,争奈春残又寂寥 。
——崔涂《涧松》5、静宜兼竹石,幽合近猿猱 。
他日成阴后,秋风吹海涛 。
6、百尺条阴合,千年盖影披 。
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 。
关于松的诗词 【欹松漪】 作者:顾况湛湛碧涟漪,老松欹侧卧 。
悠扬绿萝影,下拂波纹破 。
唐诗看“松”在我国?璐醋魇飞希?幸桓霾永没曰偷氖贝??蔷褪翘瞥?T谔剖?醋鞯墓?讨校?幸桓鲇篮悴凰サ奶獠模?蔷褪俏颐浅古往今来,松一直为世人所厚爱,求诸唐诗,俯拾皆是 。
如王昌龄《过华阴》,杜甫《谒真谛寺禅师》,韩愈《山石》,孟郊《游终南山》,白居易《夜归》,又《余杭形胜》,岑参《终南山双峰草堂作》,“松”的身影,随处可见,呈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
诗人们两眼所视,满目青松,尽在有意无意之中 。
在诗人们的笔下,松的坚贞、孤直和高洁跃然纸上 。
贾岛堂弟无可的《松》,有一种“苍翠远惊人”、“自与九霄邻”的气慨;王睿的《松》,则体现松“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这一特性 。
李白多次称誉松的物性,如“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古风》),“开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箜篌谣》),“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赠韦侍御黄裳》)等 。
松的高大形象令人敬仰,难怪韩愈在《醉留东野》中,叹言“自渐青蒿倚长松”了 。
松树,是值得人们赞颂的,尤其是小松、新松,更需要人们的百般呵护 。
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杜甫的《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诗句:“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
”杜荀鹤《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
”这种境界,则与宋词中“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异曲同工之妙 。
齐己在《新栽松》中,对“冉冉出蓬蒿”的新松,也寄予“千年待尔高”的愿望 。
然而,松树并不总是幸运 。
白居易在《涧底松》中写道:“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 。
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 。
”读了这首诗,谁能不为那些怀才不遇、命运坎坷的“寒俊”们叹惜呢?人才难知,更让人感到荐贤的可贵之处了 。
白居易另一首《赠卖松者》:“不买非他意,城中无地栽 。
”于武陵的《赠卖松人》:“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其中寓意都表明,统治者弃而不用,是人才产生退隐心理的重要原因 。
隐者情操与松的关联,更不胜枚举了 。
遍觅唐诗,贾岛《寻隐者不遇》、《寄山友长孙栖峤》,常建《宿王昌龄隐居》,高适《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李商隐《忆住一师》,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朱庆余《闲居即事》,许浑《晚自朝台津至韦隐居郊园》,太上隐者《答人》……无不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恬淡无忧的情趣和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