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闲时心情随笔怎么写?( 七 )


我们通常以为,爱就是同甘共苦,既然,爱人已经经历世界上最大的苦——死亡,我们是不是也要同样受一些苦呢?所以,当亲人离世后,我们会自觉不自觉地用各种办法让自己也生活得苦一些,好像只有这样做才对得起他,对得起彼此的爱 。
譬如,我一个朋友,她的哥哥突然遭遇意外去世后,她莫名其妙地离了婚 。丈夫和她很恩爱,她之所以离婚,并非是因为这个婚姻的需要,而是因为她要与哥哥“同甘共苦”的需要 。她摧毁了自己的幸福生活,把自己陷入很苦的一种境地,好像只有这样做,才“对得起”她的更苦的哥哥 。
这是典型的源自同甘共苦的渴望,这种心理并不罕见 。实际上,我们常听到,一对非常恩爱的夫妻,一个人得了什么病去世了,过了一段时间,另一个人也得了同样的病去世 。这样的事情很容易得到世人的惊叹,甚至还会被媒体和小说美化 。但是,当我们想与死去的亲人同甘共苦的时候,我们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死去的亲人不希望我们这样做 。
这一点,其实很容易发现 。在亲人离世之前,假若我们陪伴着他,并听到他对我们说的最后一句话 。那么,这最后一句话,基本上都是亲人对我们的叮嘱和祝福:我就要走了,但你要好好活下去 。
这最后一句话至关重要,有了这句话,我们的第二种幻想“死去的亲人在那个世界很孤单,希望得到我们的陪伴”就会被打破 。我们想追随死去的亲人的自杀或自毁的冲动,就会大大地减少 。
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说过,死并不是生的对立面 。阿雪的爸爸即将走了,但就算那一天真正来临,他也并非是绝对的离开 。他的精神,他的音容笑貌还驻留在女儿心中,还留在他们的家中,还留在阿雪的记忆中 。阿雪心灵的血脉中流淌着养父的血液,只要她继续活下去也就相当于他的生命仍然在继续,不是吗?
阿雪在生命中似乎遭遇的太多的打击 。但是,反过来看,她又是如此幸运,总能得到最难得的爱 。亲生父母把她送人,但她得到了爸爸妈妈一家的爱 。现在,她又获得了男友和男友一家的爱 。
死亡不是我们人力所能左右的,但爱却是 。我们在看到前者的同时,也应看到后者,后者也同样是我们的命运 。
几乎每个人都会遭遇失去亲人的打击,随之而来的巨大痛苦,无论我们怎么控制,怎么压制,怎么否认,它都不会消失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治疗痛苦的唯一办法就是直面并接受人生悲剧 。彻底承认亲人的确已经去世了,这一点已无可挽回了 。这样做的时候,我们会无比悲伤,因为没有什么事情比突然失去至爱的亲人更痛苦了 。悲伤的时候,我们会号啕大哭,会流下很多很多泪水 。这种悲伤和泪水,是有治疗效果的,只要悲伤能在我们身体上自然流动,这份疗愈就会自然产生 。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