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下山教案如何写?( 四 )


五、课外延伸
有时候 , 我们小朋友就像小猴子一样 , 总是有了这个就丢了那个 , 做一件事情不喜欢了 , 就放弃了 , 这样子 , 我们就会像小猴子一样 , 什么也得不到 , 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一 , 有始有终 。
但是 , 第二天 , 太阳照样会升起来 , 小猴子又下山来了 , 第二天 , 小猴子下山 , 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小朋友下课以后可以讨论讨论 。
板书:
小猴子下山
玉米
又大又多
桃子
又大又红
西瓜
又大又圆
兔子
蹦蹦跳跳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 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由此 , 本课设计力争突出随文识字策略 , 采用多种手段创建语言训练平台 。借助本文内容 , 组织学生展开识字与阅读的语言训练 , 引导学生自主理清故事顺序 , 在有趣的故事情节的推动下 , 习得识字方法 , 丰富语言积累 , 感悟文章说明的道理 , 即:做事情要一心一意 。从而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课文相关动物、事物图片 。重点句段教学辅助课件 。
2.学生准备:制作本课字卡 。
课时安排
2课时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回馈 , 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 , 学习“猴”字 。
提示:猴子是动物 , 所以“猴”字是反犬旁 。注意右部是“候”少了一竖 。
2.游戏中复习回顾 。课件出示大量故事中曾出现或没有出现过的事物图片 , 让学生判断哪些图片中的事物是故事中有的 。(游戏过程中 , 将故事中出现过的“玉米、西瓜、桃子、兔子、猴子”等图片贴到黑板上 。)
3.指导读好这些名词 。强调“桃子、兔子、猴子”等词中“子”是轻声 。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 , 运用多彩的图片让学生判断故事中出现的事物 , 在有趣的游戏中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 , 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 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 同时可以很好地了解学情 , 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
二、初读课文 , 了解内容
1.朗读全文 。
(1)教师引言:小猴子下山 , 他先后走了哪些地方?(师画一座山 , 并板画路线 。)指学生接读课文 。
(2)师生听读课文 , 正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