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描写孙权的诗句吗?( 十 )


但为君故 , 沈吟至今 。
呦呦鹿鸣 , 食野之苹 。
我有嘉宾 , 鼓瑟吹笙 。
这八句情味更加缠绵深长了 。
“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 , 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 , 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 , 悠悠我心 。
纵我不往 , 子宁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领啊 , 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 。
虽然我不能去找你 , 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 , 而且还说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诵它 , 这实在是太巧妙了 。
他说“青青子衿 , 悠悠我心” , 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 , 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 , 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 , 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 , 他那“求才”的用心实在是太周到了 , 的确具有感人的力量 。
而这感人力量正体现了文艺创作的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
他这种深细婉转的用心 , 在《求贤令》之类的文件中当然无法尽情表达;而《短歌行》作为一首诗 , 就能抒发政治文件所不能抒发的感情 , 起到政治文件所不能起的作用 。
紧接着他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 , 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 , 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 , 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 , 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 。
这八句仍然没有明确地说出“求才”二字 , 因为曹操所写的是诗 , 所以用了典故来作比喻 , 这就是“婉而多讽”的表现方法 。
同时 , “但为君故”这个“君”字 , 在曹操的诗中也具有典型意义 。
本来在《诗经》中 , 这“君”只是指一个具体的人;而在这里则具有了广泛的意义:在当时凡是读到曹...
毛泽东写的,关于长江的诗词 水调歌头·游泳毛泽东一九五六年六月才饮长沙水 , 又食武昌鱼 。
万里长江横渡 , 极目楚天舒 。
不管风吹浪打 , 胜似闲庭信步 , 今日得宽馀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 , 龟蛇静 , 起宏图 。
一桥飞架南北 , 天堑变通途 。
更立西江石壁 , 截断巫山云雨 , 高峡出平湖 。
神女应无恙 , 当惊世界殊 。
注解【背景】一九五六年六月一日 , 毛泽东从武昌游过长江到达汉口 。
六月三日 , 第二次游过长江 , 从汉阳穿过长江大桥桥洞到武昌 。
四日 , 第三次游过长江 , 也是从汉阳到武昌 。
【水调歌头】水调本为一曲子 , 歌头是曲子开头部分 。
【才饮、又食】三国吴孙皓时欲从南京迁都到武昌 , 民谣曰“宁饮建业水 , 不食武昌鱼” , 即反对迁都 。
【子在川上曰】《论语·子罕篇》“逝者如斯夫 , 不舍昼夜!”指时间如河水飞逝 。
【一桥】武汉长江大桥 , 该桥为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建造的桥梁 , 是五十年代重大工程之一 , 于一九五五年开工 , 五七年建成通车 。
当时正在施工中 , 故属“宏图” 。
【天堑】南北朝时陈朝的孔范 , 称长江为天堑 , 见《南史·孔范传》 。
【西江石壁】指长江西部的一道拦河坝 , 或者指计划中的长江三峡大坝 。
【巫山云雨】巫山有神女峰 。
宋玉《高唐赋》称楚襄王梦见神女 , 神女曰“旦为行云 , 暮为行雨”《菩萨蛮·黄鹤楼》毛泽东茫茫九派流中国 , 沉沉一线穿南北 。
烟雨莽苍苍 , 龟蛇锁大江 。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
把酒酹滔滔 , 心潮逐浪高!1927年春多少大河流贯中国 , 而潜隐之一条铁路连接南北 。
烟云细雨舒卷着迷茫 , 龟山与蛇山紧锁着长江 。
昔日的黄鹤已飞去了何方?如今这儿只有些游客过往 , 我将借酒浇江以表慷慨 , 我的心之潮汐胜似滚滚长江的浪涛 。
毛主席诗词鉴赏——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04)钟山风雨起苍黄 , 百万雄师过大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