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祖国教案怎么写?( 二 )


【教学重点】
1.诗歌的深厚文化背景 。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情感 。
【教学难点】
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 。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研讨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
同学们,爱国主义是诗歌的永恒主题,更是诗人的永恒歌唱 。在我国诗歌长河中是这样,在外国优秀的作品中也不乏其例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祖国》,去聆听俄罗斯诗人莱蒙托夫的吟唱 。
边听边想,进入情景
二、资料助读
1.密哈依尔·莱蒙托夫(1814~1841)十九世纪俄国继普希金之后的伟大诗人 。十四岁开始写诗,1837年他为普希金因决斗而死写的《诗人之死》一诗名震文坛 。由于反抗专制统治,因此屡遭流放和入狱,最后死于预谋的决斗,年仅二十七岁 。
注意听讲,了解作者及作品
《祖国》发表于1841年4月号的《祖国纪事》杂志 。1839年俄国斯拉夫派诗人霍米亚柯夫发表一首《祖国》,认为俄罗斯的伟大在于人民的温顺和对东正教的虔信,沙皇统治集团的御用文人也借爱国主义来炫耀他们的文治武功,莱蒙托夫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对祖国的“奇异的爱情”,把祖国美好的大地和勤劳的人民视为祖国概念的真正内涵,表现出他想了解和接近人民并休戚与共的强烈愿望 。
了解作品写作背景,帮助理解诗歌深刻内涵
三、研读《祖国》
1.学生听读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诗意 。
教师提示:诗句“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是解读诗意的关键 。诗人把对祖国的感情比喻为“爱情”,统摄全诗 。
认真听读录音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生自由诵读,认真领会诗句、诗段所表达的意思,思考:从诗歌内容看,诗人对祖国奇异的“爱情”指什么?
自由诵读,认真领会诗意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明确:诗人没有用豪言壮语去盛赞祖国的光荣历史、英雄业绩,也没有去歌颂名山大川,无尽宝藏,而是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俄罗斯原野的景色和农家生活 。平实中见真情,奇异的“爱情”表现在诗人把自己对祖国的爱和对俄罗斯大自然、对普通百姓的爱糅合,化为一体;即对俄罗斯山河景物和淳朴乐观的人民的'热爱 。
各抒己见,互相补充
3.思考:《祖国》一诗充分显示了诗人在描摹自然景物上的卓越才能 。诗中构置了哪些充满浓郁诗意的画画?
思考讨论
学生归结体会,教师明确:诗人对俄罗斯山河风景和人民生活热烈讴歌 。冷漠沉静的草原,随风晃动的森林,奔腾的激流,村间的小路,苍黄的田野,闪光的白桦,苍茫的夜色,颤抖的灯光,远近相映、声色兼备,把俄罗斯山河的雄壮之美和秀丽之美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绚丽变幻而朦胧流动的画面 。打谷场丘堆满丰收的谷物,农家茅舍覆盖着稻草,小窗上的浮雕窗板,更有节日夜晚,农人醉酒笑谈、尽情舞蹈的场面,恰似一幅绝妙的民俗图,洋溢着俄罗斯的生活气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