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育教学工作总结范文有没有?( 二 )


3、加强学习常规和生活常规的培养 。在洗手过程中,我们为幼儿编了一个有趣的洗手歌,帮助幼儿掌握洗手的方法 。“搓手心,搓手背,两手交叉搓一搓,手腕转三圈,转转大拇指,最后抓痒痒 。”这个儿歌,让幼儿将手指、手背,手腕、虎口、指甲壳都洗得干干净净 。孩子饭前便后,玩玩具后,喝水前,都养成了良好的洗手习惯 。
4、注重英语的运用,要求幼儿用英语向老师问早,喝水、喝豆浆、入厕、点名、绘画、站队等环节都运用英语,坚持每天半个小时的英语复习时间,鼓励幼儿带领大家复习英语 。
5、开展班长竞选活动,激发孩子的兴趣,可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锻炼幼儿的胆量,让每位幼儿参与进来,使幼儿真正成为主人,孩子们的上进心都有明显的提高 。
三、保育工作
1、我班严格地执行消毒制度和隔离制度,坚持晨间消毒水泡手和锻炼和饭前便后洗手 。
2、每天坚持2小时的户外活动,积极带领幼儿锻炼身体,开展了跳绳、转呼啦圈、滚铁环、走高跷、游戏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增强幼儿的体质,大部分幼儿已经会跳绳了,不少孩子学会了转呼啦圈 。
3、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12:00——2:20)提醒幼儿穿适量的衣物午睡,为幼儿换睡衣,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为体弱孩子调整床位,汗巾不离手,保育老师为幼儿勤擦汗 。
4、提醒幼儿多喝水,每天喝水次数不少于六次,照顾体弱儿童 。
5、每天向幼儿介绍食谱,促进幼儿的食欲,保证每名幼儿吃饱、吃好 。幼儿饭、菜、汤分开,保证幼儿的进食量,我班幼儿每餐饭都能按量吃完,没有剩饭的现象 。教育幼儿细嚼慢咽,保证孩子30分钟的进餐时间 。对于吃得快的孩子,老师不断提醒,要求孩子慢点儿吃,嚼烂了再吞 。
6、每日定时喂药,降低生病率 。
四、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1、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多用鼓励和正面语言,形成良性循环,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培养创造能力 。每周开展一次竞选小班长的活动,得到了孩子们的大力支持,不少孩子们都能大胆的上台,锻炼了胆量 。开展十朵小红花换大红花的活动,孩子们积极性高,情绪愉快,竞争意识较强 。
2、活动室的环境,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孩子们自己的作品 。活动室内也相应设有自然角、昆虫盒等有关教育的环境,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参与,对活动了解得较深入 。我们注意利用泥、布、塑料、泡沫、毛线等废旧物品,用画、剪、贴、捏等各种不同的形式与幼儿一起布置活动室环境,这既使幼儿观察到多材料、多形式的环境布置内容,又是一种很生动直观的废物利用的环境教育 。
3、我们利用班级的亲子平台,加大家长的参与程度,让家长了解幼儿的成长,并挖掘家长资源,配合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