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诗词五首《饮酒》的作者是什么,什么朝文学家

《饮酒二十首》是晋代诗人陶渊明的作品 。此诗作于陶渊明看破东晋黑暗 , 辞官隐退之时 。陶渊明在偏僻山村 , 没有世俗侵扰 , 时常醉酒之后反而诗兴大发 , 胡乱扯出一张纸 , 书写感慨 , 等到第二天清醒后 , 再修改润色 。写好的诗稿越积越厚 , 让老朋友帮忙整理抄录 。一共得到20首诗 , 陶渊明把这一组诗题为《饮酒二十首》 。此诗表现了陶渊明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
陶渊明 《饮酒》其五古诗与诗意 饮酒 其五作者:陶渊明 朝代:晋结庐在人境 , 而无车马喧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
山气日夕佳 , 飞鸟相与还 。
此中有真意 , 欲辨已忘言 。
“结庐在人境 , 而无车马喧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这四句诗 , 实际上是讲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 , 即生活在现实中的人能否超脱于现实之外的问题 。
“结庐在人境”是说生活在现实社会中 。
“车马喧”指人世间各种烦人的尘杂 , 也是世人为富贵荣华而奔竞的形象写照 。
他之所以身居人境而尘杂不染 , 就因为能做到“心远” 。
“心远”就是思想上绝弃富贵荣华之念 。
一个人丢掉了物欲 , 断绝了尘想 , 精神就远远超出于尘世之外了 。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 飞鸟相与还 。
”诗人采菊东篱 , 悠然自得 , 又逢山气特佳 , 飞鸟投林的黄昏 , 大自然的一切都显得和融淳净;此时的诗人 , 超然冥邈 , 神逸方外 , 他的心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这里 , “采菊”二句主要突现诗人乐得其所的“悠然”心境;“山气”二句则明显寓有“众鸟欣有托”的意兴 。
两者的情趣是相通的 。
这种主观心境与客观环境的浑融妙合 , 后人概括为“意与境合” , 或“意与境浑” 。
在诗中 , 这种主、客两方的交感 , 主要靠那个“见”字生动地表现出来 。
“此中有真意 , 欲辨已忘言 。
”“此中” , 指“采菊”四句所表现的意境 。
“真意”的“真” , 在玄学家的概念中 , 与“自然”是相通的 , “真意”就是自然的意趣 , 它概括了“采菊”四句所表现的意境的本质特征 。
如果有帮助 , 请麻烦给好评 , 如果有新的问题 , 请麻烦重新发帖提问 , 谢谢(*^__^*)
第25课诗词五首《饮酒》的作者是什么,什么朝文学家

饮酒第五首是什么? 饮 酒①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 ② 而无车马喧 。
问君何能尔 ,  心远地自偏 。
采菊东篱下 ,  悠悠见南山 。
山气日夕佳 , ③ 飞鸟相与还 。
此中有真意 ,  欲辨已忘言 。
④ 【作者】 365-427 , 字元亮 , 一说名潜 , 字渊明 , 世号靖节先生 。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 江西南)人 。
曾祖陶侃曾任东晋大司马 , 父祖均曾任太守一类官职 。
渊明八岁 丧父 , 家道衰落 , 日渐贫困 。
曾几度出仕 , 任过祭酒、参军一类小官 。
四十一 岁时弃官归隐 , 从此躬耕田园 。
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 , 是田园诗 派的开创者 。
诗风平淡自然 , 极受后人推崇 , 影响深远 。
清陶澍注《靖节先生 集》是较好的注本 。
【注释】 ①《饮酒》共二十首 , 都是酒后偶然的题咏 , 不是一时所作 。
②人境:人类 聚居的地方 。
③日夕:近黄昏的时候 。
④末二句用《庄子》语 。
《庄子· 齐物论》:“辨也者 , 有不辨也 , 大辨不言 。
”《庄子·外物》:“言者所以 在意也 , 得意而忘言 。
”诗意是说从大自然的启示 , 领会到真意 , 不可言说 ,  也无待言说 。
【品评】 本篇是《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 。
诗歌的主旨是展示诗人运用魏晋玄学 “得意忘象”之说领悟“真意”的思维过程 , 富于理趣 。
然而 , 它不是枯燥乏 味的哲理演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