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离别字的诗句( 四 )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
赏析:悲欢离合乃古往今来、芸芸众生的永恒主题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对分离的凄迷,“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对朋友的劝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对友情的珍重,“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是对别离的伤感,“金陵弟子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是别离时的苦闷……在中国古典诗歌的送别曲中,“离情别怨”是永恒的旋律 。“五四”运动以后,抒写离情别怨的诗文依旧蓬勃,佳作如潮 。其中,李叔同先生创作的校园歌曲《送别》,尤其脍炙人口,风行天下,历久不衰 。
10、《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
赏析: 这是一首情意绵绵、感人肺腑的送别诗 。作者通过对送别环境的刻画及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首联以对偶句写景,未见“送别”二字,但细细品味,那笔端却分明饱含着依依惜别之情 。你看,送别已至城外,主客两人却仍难舍难分 。放眼望去,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城北,洁白的河水从城东缓缓绕过 。山清水秀,如此美景,怎不令人流连忘返 。可是现在,两人却不得不分手了,又怎不留恋万分?“横”字写青山的静,“绕”字写白水的动,用词准确而传神 。颔联是诗人对友人远行的看法 。蓬草枯后根断,常随风飘飞,古人常用以比喻飘流无定的游子 。“一为别”就成“孤蓬”,实为感伤;而“孤蓬”之“征”遥遥“万里”,连明确的目的地也没有 。可见朋友此去,并不是有了什么归宿,而只是去寻找归宿 。如此别离,怎不令人心酸?诗人对朋友的惜别之情油然而生 。“蓬”之前用“孤”来限制,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朋友的孤单无依,行迹无定 。
颈联由眼前之景道心中之意 。通过“浮云”与“落日”表现“为别”时双方的心理活动 。朋友即将告别远游他方,行踪如浮云飘游一般,看到浮云就能体会到游子的心境 。而诗人看到那逐渐下落的夕阳,想到同友人的分别已是不可再拖,更是万分留恋!“游子”之“意”及“故人”之“情”虽未明言,却可由特定景物“浮云”、“落日”引发联想,手法委实高明 。尾联写离别时的场景 。惜别已到“落日”,万般无奈,这才“挥手自兹去” 。“挥手”既指分别双方各自挥手,珍重道别,也指诗人伫立原地,深情凝望,长久挥手,以示难舍之情 。“兹”近接“落日”,指“此时”;遥承首联,指“此地” 。“萧萧班马鸣”一句,实际是借离群之马的鸣声来寄托他和友人的离情 。表面上是写马,实际上是写离情 。这首诗是送别诗中的佳作 。诗中出现的青山白水,使人联想到朋友间深厚而纯洁的友谊,构思极为新颖 。
11、《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赏析:这首诗是李白初居安陆时所作 。出川未久,刚刚结束江南吴越之游的李白,这时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两人一见如故,在送孟浩然东下扬州时,李白挥笔写下了这首传涌千古的杰作 。形势动、意境阔大是此诗最突出的特点 。黄鹤楼在江夏,与广陵(今江苏扬州)相距数百里,诗人举重若轻,将楚地吴天尽收于短短的四句诗中 。首句说友人孟浩然辞别黄鹤楼开始东行,次句描写阳春三月,友人一路江行的旖旎风光.后两句写隐没于碧空尽头的孤帆和与天相接的江流,则象一条无形的纤绳,缩短了黄鹤楼与扬州在读者心中的距离,使诗作描绘和包容了广阔无垠的空间 。此诗每句分别各用一个动词:“辞”、“下”、“尽”、“流”,从不同角度(行者与相送者)表现了时间上的顺承关系,给人以流动之感,加上动词自身给诗句带来的动势,使全诗雄浑壮阔,.呈现出一种幽深高远的意境 。
和公子有关的诗词 1、由来君子行最长,予亦知君寄心远 。
——唐·皎然《薛卿教长行歌》【全诗】桂阳仙柳道家说,昔传苏君今是薛 。
聊将握槊偶时人,便被人间称冠绝 。
黄杨文局龟螭蟠,琢成骰子双琅玕 。
初疑月破云中堕,复怪星移指下攒 。
谁识兵奇势可保,坐看将军上一道 。
有时彩王非所希,笑击单于出重围 。
凫惊隼击疾若飞,左顾右盻生光辉 。
家本联姻汉戚里,身是长安贵公子 。
名高艺绝何翩翩,几回决胜君王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