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船山七绝诗

【嘉定舟中】
凌云西岸古嘉州,江水潺潺绕郭流,绿影一堆漂不去,推船三面看乌尤 。
平羌江水绿迢遥,梦冷峨眉雪未消 。爱看汉嘉山万叠,一山奇处一停桡 。
【斑竹塘车中】
翕翕红梅一树春,斑斑林竹万枝新 。车中妇美村婆看,笔底花浓醉墨匀 。
理学传应无我辈,香奁诗好继风人 。但教弄玉随萧史,未厌年年踏软尘 。
【得内子病中札】
同检红梅玉镜前,如何小别便经年?飞鸿呼偶音常苦,栖凤将雏瘦可怜 。
梦远枕偏云叶髻,寄愁买贵雁头笺 。开缄泪涴销魂句,药饵香浓手自煎 。
【咏怀旧游十首(选一)】
秦栈萦纡鸟道长,三年三度过陈仓 。诗因虎豹驱除险,身为峰峦接应忙 。
雁响夜凄函谷雨,柳枝秋老灞桥霜 。美人名士英雄墓,一概累累古道旁 。
【读桃花扇传奇偶题十绝句(选二)】
竟指秦淮作战场,美人扇上写兴亡 。两朝应举侯公子,忍对桃花说李香 。
一声檀板当悲歌,笔墨工于阅历多 。几点桃花儿女泪,洒来红遍旧山河 。
为学古诗怎么读 。
《为学》 本文选自《白鹤堂集》,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 。
[清朝]彭端淑字乐斋,清代丹棱(今属四川)【 约1699一约1779年】,清代文学家,号仪一 。
清康熙38年(1699年)他注重振兴教育,培植人才,整顿吏治 。
乾隆二十年辞职返川,任成都锦江书院主讲、院长二十年,造就了大批如李调元、张船山等优秀人才 。
与李调元、张问陶并称清代四川三才子 。
著有《白鹤堂集》、《雪夜诗坛》、《为学》(意为做学问),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 。
八十一岁时病故于成都南郊白鹤堂 。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
人之为学 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
”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
...
张船山七绝诗

潼关这首诗的解释和原文和赏析 译文: 这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傍山监河,乘兴前进,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 。
大概从古到今,这巍峨的潼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一直不曾解围吧? 原文: 潼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 。
赏析: 伟大的壮观还在更高更远的地方 。
潼关地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点,南邻华山群峰,东望豫西平原 。
诗人立马城关,眼见黄河从北面高原峡谷奔腾怒吼而来,到悬崖脚下猛然一转弯,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 。
而那连绵不断的山峰,在关东并不怎样惹眼,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一座座争奇斗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自然,所谓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全是黄河、华山的磅礴气势在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 。
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这愿望,这激情,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是完全合拍的 。
十九世纪末叶,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空前高扬的时代 。
透过少年谭嗣同这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我们仿佛听到一个迅速临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 。
扩展资料: 文化悠长的潼关: 早在盛唐贞观之治之际,雄才大略的一代天骄李世民就曾以“襟带壮两京”之誉赞叹潼关之雄浑壮魄;当历史的车轮步入了中国封建史上最后一个盛世“康干盛世”,一朝两帝又多次亲临潼关,分别以“天下第一城”与横额御书“第一关”对此盛赞相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