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动物的演讲稿范文有没有?( 四 )


当然,上述古人对养鸟持有异议,主要是出自热爱大自然,出自人类的同情心;社会发展到今天,随着科学文化的进步,人们对野生动物的认识和感情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更不能容忍把提笼架鸟的行为宣扬为一种社会美德 。?
我们还要看到一种情况:一个人提一个笼子不够,自行车上挂着四个五个,甚至一辆三轮车上架着十几个笼子 。养鸟之风刮邪了,自然刺激鸟市的恶性发展,刺激很多人到野外滥捕鸟类,在捕捉和贩运的过程中,鸟的死亡率是存活率的好几倍甚至十多倍;而且捕鸟者不分青红皂白,物以稀为贵,越贵越捉,越捉越少,使得一些珍贵稀有的保护鸟类更加濒危 。这些现象虽然多次遭到舆论的指责,但屡禁不绝 。这和养鸟者、养鸟组织、养鸟文化能说毫无关系吗?更令人奇怪的是,有一次我去中国儿童少年活动中心参加一个热爱野生动物的大会,这个养鸟爱鸟协会竟接受一些热爱自然的农村小学生的捐献——孩子们靠拾麦穗、捡破烂得来的钱 。这个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实使人感到,人们在认识上是何等混乱 。
养鸟者可能要反对:“我们花那么多钱、那么多精力和时间来养鸟,难道不是爱吗?”这是爱,一种纯属个人的爱 。这“纯属个人”有两个含义:一是个人占有;再是只顾自己,不管他物 。
还有些人却非如此,爱动物充满慈悲之心,爱到连家禽家畜也不忍心吃,也不愿意去动物园或海洋公园观看失去了自由的动物,同时也反对把野生动物充当马戏团的演员 。但这些和我们所提倡的热爱鸟、热爱野生动物、热爱生物的多样性还不是一回事 。不过这种爱很容易转化为公益的爱,自然的爱,真正懂得热爱野生动物的社会美德 。譬如说,西方人喜欢去野外观鸟,随身携带一个望远镜、一本鸟的图谱和一个笔记本,在大自然中观察鸟的生活,寻找和发现鸟的种类 。就好比野游、听音乐、看球赛一样,是一种精神享受 。而这种享受,丝毫不影响鸟的自在生活 。?
在北京我认识一对夫妇——十足的观鸟迷,男的是丹麦人霍恩斯科(Gesper Hornskov),女的是中国人宋爱勤 。其实着迷的只是霍恩斯科,女的只是“夫唱妇随” 。霍恩斯科生活非常俭朴,照相机有了毛病,都舍不得换一个新的 。在丹麦工作一段时间,积攒了一笔钱,就来中国观鸟 。一呆就是一年甚至两三年,为此还娶了个中国妻子 。共进晚餐的时候,我给他们讲了“梅妻鹤子”的故事,还开玩笑地对霍恩斯科说:“其实你爱鸟还不如林逋,你爱鸟还娶了个妻子,他连妻子都不要 。”宋爱勤在一旁埋怨说:“他根本不爱我,也不爱孩子,就爱他的鸟 。”我说:“古书上说‘爱屋及乌’,他是‘爱乌及屋’ 。如果他不爱鸟,怎么会娶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