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点面结合的作用( 二 )


其实在散文名家的文章里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
二、一堆人正拼命地拥挤着 , 只见一只只白皙的手、古铜色的手、粗糙的手、柔软的手 , 本能地向前伸 , 本能地挥舞着 , 都希望抓住车门 。
一位胖大嫂粗而短的右腿刚踏上车阶 , 左脚便不停地往外蹬 , 她使出吃奶的劲儿用力地扭动着肥胖的身躯 , 一双臃肿的大手拼命地抓住车门扶手 。
任凭她怎么努力 , 结果那屁股还是被车门狠狠地挤压了一下 , 疼得她直叫“我的妈呀!”挤车可真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战斗呀!三、晚上 , 我和妈妈一起去北京音乐厅听演奏会 。
到那里时 , 人很多 , 节目也挺丰富 。
有吹萨克斯的 , 有小号合奏 。
灯光暗了 , 演出者各就其位 。
他们用打击乐器合奏 , 每个人都很投入 。
一曲终了 , 掌声雷动 。
突然一束灯光射向大厅后方 , 大家都好奇地往后看 。
一位男乐手深情地用萨克斯吹着《回家》 , 他很用心 , 头也随节拍而动 。
他走近了 , 我看到他的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 但他毫不在意 。
观众们也被带动起来了 , 和着节拍拍手 , 闭上眼睛随着节拍晃头 。
人们沉醉其中 。
乐曲结束了 , 男乐手在灯光投射下重返座位 。
人群中爆发出如潮的掌声 , 还有人大喊“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整个音乐厅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
点面结合的写法【概念】“点”指是的对个别人或物的细致刻画;“面”指的是全场情景的总的概括的描绘 。
“点面结合”:既要描写整个场面 , 又要突出主要人物 。
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 纯手打 , 求采纳哦~听啊 , 那震耳欲聋的锣鼓声 , 直上云霄;看啊 , 那满面春风的老百姓 , 兴高采烈 。
是什么让人们欢聚一堂?是什么让人们欣喜若狂?原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正在举行 。
这是《开国大典》一文为我们描述的1949年10月1日的天安门广场 。
这是一个神圣的日子 , 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老百姓相聚在天安门广场 , 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这里升起 , 共和国的国歌第一次在这里唱响 , 威武的军队第一次接受了祖国的检阅!《开国大典》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两个半钟头的检阅 , 广场上不断地欢呼 , 不断地鼓掌 , 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 。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 , 把手掌都拍麻了 , 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
”从这些描述中 , 我仿佛感受到那些受尽封建地主的剥削、饱受战火摧残的老百姓 , 翻身得解放后万分激动的心情;仿佛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的对幸福生活的期盼和渴望 , 他们的喜悦与激动溢于言表 。
纯手打 , 求采纳哦~
点面结合的作文大扫除 楼梯上的同学来来往往 , 打水的同学有的慢步前行 , 有的快步如飞.紧张中却不显得忙乱 , 一切是那么井然有序 , 仿佛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水池边的同学里三层外三层 , 挤得水泄不通 , 小桶撞在一起 , 发出的咚咚声和水流的哗哗声混为一体 , 如同一支乐队正弹奏着优美动听的进行曲.擦窗户的同学拿着抹布把玻璃从上到下认认真真的擦了一遍又一遍 , 连一条小缝都不放过.只要玻璃上有痘痘 , 准会被彻底清除掉.灰蒙蒙的玻璃在擦洗过后变得干净又明亮了.扫地的同学也不甘落后.看 , 他们扫的多仔细 , 每一个角落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 躲不过他们的笤帚.其他的同学有的帮忙搬桌子、板凳 , 有的在拣纸屑 , 有的在倒垃圾 , 只要是笤帚兵团走过的的地方 , 都是一尘不染.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 , 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 虽然我们的衣服脏了 , 但看见干净明亮的教室 , 大家都开心地笑了.(2)为了给大家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 为了迎接省检查团的到来 , 为了争创“省级文明城市” , 下午第三节课 , 我们学校举行了“大扫除”活动.活动开始了 , 我们班的同学拿着抹布、筷子、垃圾袋……窝蜂似地冲进目的地——停车场.到了停车场 , 大伙儿们便忙了起来.你看!他们几个干得多起劲啊!他们拿着筷子 , 配上铲子 , 将地上的小纸屑、石子、泥沙……统统铲入了垃圾带.我也不甘示弱 , 拿起筷子夹起垃圾来.突然 , 我发现一个“家伙”———大塑料袋 , 它被几块大石头压着 , 极难拉出来 , 怎么办?放弃铲除这个“家伙”么?不行!塑料不会腐烂 , 会破坏我们的土质 , 影响植物的生长……想到这儿 , 我召来几个小伙伴 , 大家一起使劲 , 只听一声“轰” , 大石头被我们推开了.“耶!太棒了!酷!酷!酷!……”我捡起塑料袋 , 将它扔进垃圾筒 , 又继续执行起捡垃圾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