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灏”的古诗词有哪些?( 五 )


白居易另一首《赠卖松者》:“不买非他意,城中无地栽 。
”于武陵的《赠卖松人》:“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其中寓意都表明,统治者弃而不用,是人才产生退隐心理的重要原因 。
隐者情操与松的关联,更不胜枚举了 。
遍觅唐诗,贾岛《寻隐者不遇》、《寄山友长孙栖峤》,常建《宿王昌龄隐居》,高适《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李商隐《忆住一师》,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朱庆余《闲居即事》,许浑《晚自朝台津至韦隐居郊园》,太上隐者《答人》……无不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恬淡无忧的情趣和境界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更是显得出奇的幽清明净 。
在这一方面,令人眼花缭乱,甚者到了“无松不成诗”的地步 。
其实,隐者的行为,并不全是“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的佳趣雅兴,也不全是“松下清斋折露葵”(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的孤寂寡淡 。
李白以《赠孟浩然》称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而孟浩然在《岁暮归南山》一诗中提到:“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
”是呵,谁真心情愿隐居山林,空对青松白云?多因世事艰难,不得已而为之 。
松风白云、高风亮节的背后,隐含着莫大的空虚和无奈 。
人们喜爱松树,除了观松,自然还有种松,除了写松,还有画松 。
王维“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 。
”皇甫冉“闲看秋水心无事,卧对寒松手自栽 。
”这是种松的 。
题画诗很多,有戴叔伦的《题稚川山水》,杜甫的《戏为双松图歌》,朱湾的《题段上人院画古松》,李洞《观水墨障子》等 。
皎然在题画诗《观裴秀才松石障歌》说:“此中势与真松争”,“对之自有高世心” 。
专门描述画松的诗歌中,当以景云的《画松》最为有名:“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
”画中的松树,栩栩如生,依稀能辨 。
真松也罢,画松也罢,诗人们见松生情,对松咏怀,依然是兴致勃勃 。
我爱我“松”,自是对松多了一份关注 。
但愿这一辈子堂堂正正做人,无愧于松的风格矣 。
参考资料:http://www.wsjk.com.cn/gb/paper21/52/class002100001/hwz221605.htm
关于夏风的诗句 关于“夏风”的诗句有:1. 夏风檐楹寒,冬雪窗户燠 。
--- 宋 .王安石《蒙亭》2. 青泉碧树夏风凉,紫蕨红粳午爨香 。
---唐. 齐己《寄山中叟》3. 槐夏风清 。
霁天欲晓,武曲增明 。
--- 宋 .杨无咎《柳梢青》4. 夏风草木熏,生机自欣欣 。
---《诗经》5. 夏风多暖暖,树木有繁阴 。
--- 唐 .元稹《表夏十首》6. 海鸣秋日黑,山直夏风寒 。
---唐 .黄滔《寄林宽》7.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
---唐 ·高骈《山亭夏日》8. 清风破暑连三日 ---元·王挥《过沙沟店》9.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10.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
---唐 ·白居易《蒙亭》【宋】王安石折叠编辑本段诗词正文隐者委所逢,在物无不足 。
山林与城市,语道归一毂 。
诗人论巨细,此指尚局束 。
颇知区区者,自屏忍所欲 。
孰识古之人,超然遗耳目 。
岂於喧与静,趣舍有偏独 。
命亭今何为,似乃畏惊俗 。
至意不标揭,小名聊自属 。
夏风檐楹寒,冬雪窗户燠 。
春樊乱梅柳,秋径深松菊 。
壶觞日笑傲,裙屣相追逐 。
此乐已难言,持琴作新曲 。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
王安石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
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 。
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 。
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
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 。
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
关于张掖丹霞山的诗词 忆丹霞山居(明)李永茂 云半结庐夜授经,流泉细细晓来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