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顺德的古诗词( 二 )


在景与理一面,则有登览、题画及怀古之作 。
其中,登览与题画之作,多以今之眼光,或绘自然之景,或抒感怀之情,亦或寓哲理之思 。
如《洞庭谣》,以“七十二峰在其下”,“太湖三万六千顷”,极写洞庭的磅礴气势,由岚云水气之晦明变化,到阳动开霁之波平湛湛 。
山水景物,千态万状,尽在三十二句七言诗里了 。
又如《题画》一首,写“小小板桥斜路,深深茅屋人家 。
竹屋夕阴似雨,桃源春暖多花”,以六言道出山里人家之恬淡与真淳 。
“小小”、“深深”迭音,竹屋、桃源交融,夕阴似雨,春暖多花,似有自然而然、清丽澄彻之味 。
另一类题画诗,如《题倪云林墨竹》,则常有睹物思人之意 。
诗中写“开元寺里长同宿,笠泽湖边每共过”,即言姚广孝与倪瓒往昔交往之情谊,淡泊而真挚 。
至于怀古之作,亦常有以古之眼光,观照现世 。
如《春日过显忠墓》一首 。
姚广孝立于墓冢前,遥想古人昔时龙风姿,一时“四海服威怒” 。
然转瞬间,恍惚如梦,万物皆空,只叹“焉知大化中,天地同旅寓 。
事业水上沤,功名草头露 。
死生谅莫测,荣华何足顾?”对姚广孝来说,古人的经历与事业,譬如浪花卷过,江水浮影,流逝不返 。
而现实之功名与死生亦辗转如烟,缘去缘来,终在历史与自然里归于空净,终在永恒中归于消散 。
所以于功名、死生、荣华之执念,全可抛弃 。
这种超越的观照,既是禅佛之体悟,亦是内心旷达之流露 。
另外,如《淮安览古》、《过顺德城》等诗,皆如此类,寓古今融通之情致 。
由是,拈出姚广孝诗之第二个特色,乃“兼采众家,不事拘狭”,有唐宋及汉魏的风格 。
元代诗人,写诗常染纤之习,而姚广孝好学古人之道,作诗往往有拟古之迹,诗风清新雅淡,亦有高格 。
譬如“古淡岂易学,五字真吾师”,“萧梁事业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 。
此一特色,与当时文人风气有关 。
姚广孝既是通晓文艺、善长诗文的僧人,自然与文人交往颇多 。
元至正二十年(1360)至明洪武七年(1374),是北郭...
近现代 当代 词作家中国近代著名作家:梁启超(1873--1929)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 。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 饮冰室主人 。
广东新会人 。
光绪举人 。
曾从康有为学,等与康有为一起主张变法维新,人称“康梁” 。
1896年(光绪二十一年)赴北京参加会试,与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 。
1895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编辑《西政丛书》 。
次年主讲长沙时务学堂,积极鼓吹和推进维新运动 。
所作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颇有特色 。
1898年入京,以六品衔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 。
戊戌变法失败,逃亡日本 。
初编《清议报》,继编《新民丛报》,坚持立宪保皇,受到民主革命派的批判 。
其所介绍的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对当时知识界有较大影响 。
辛亥革命后,以立宪党为基础组成进步党,拥护袁世凯,出任司法总长 。
1916年发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 。
后组织研究系,与段祺瑞合作,出任财政总长 。
五四时期,反对“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以为孔孟之道是社会主义“最精要的论据” 。
晚年在清华学校讲学 。
著作弘富,后人编为《饮冰室合集》 。
黄节(1873--1935) 近代诗人 。
字晦闻,广东顺德人 。
早年与章炳麟等在上海 创立国学保存会,并参加南社,以诗文鼓吹革命 。
辛亥革命后为北京大学教授,政治态度趋于保守 。
所著有《兼葭楼诗》、《汉魏乐府风笺》、《曹子建诗注》、《谢康乐诗注》等 。
陈去病(1874--1933) 近代诗人 。
字佩忍,号巢南,原名庆林,江苏吴江人 。
早年要求变法维新,后参加同盟会 。
为南社创始人之一 。
其诗颇多悲愤国事之作 。
辛亥革命后,曾任江苏革命博物馆馆长,后任东南大学教授等职,政治思想日趋消极 。
所著有《浩歌堂诗钞》 。
又曾创办《二十世纪大舞台》杂志,提倡戏剧改革 。
陈天华(1875--1905) 近代民主革命家 。
字星台,号思黄 。
湖南新化人 。
1903 年留学日本,与邹容等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并与黄兴等从事反清革命活动 。
次年回国,参与组织华兴会,准备在长沙起义 。
起义未成,流亡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