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知识的诗句( 三 )


2.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4、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5、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汛尽却山行 。
形容“爱学习”的诗句都有哪些?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两汉·佚名《长歌行》释义: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
2、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
——唐·颜真卿《劝学》释义: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
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唐·颜真卿《劝学》释义: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释义:先后读熟万卷书籍,写起文章,下笔敏捷好像有神 。
5、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
——唐·孟郊《劝学》释义: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
6、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
——唐·杜甫《柏学士茅屋》释义:自古以来荣华富贵必定从勤苦中得到,有识之男应当如柏学士一样去博览群书,以求功名 。
7、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
——宋·陆游《读书》释义:灯下读书,眼神已大不如从前了 。
却还是阅读完了两万的蝇头小字 。
8、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
——宋·王禹偁《清明》释义: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在清明节的一大早,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
9、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
——宋·朱熹《偶成》释义: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
1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释义: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 。
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
韩愈所说知识的诗句 《符读书城南》唐 韩愈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 。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
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 。
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 。
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
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 。
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 。
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 。
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
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
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 。
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 。
问之何因尔,学与不学欤 。
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 。
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馀 。
君子与小人,不系父母且 。
不见公与相,起身自犁锄 。
不见三公后,寒饥出无驴 。
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畲 。
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 。
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
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 。
时秋积雨霁,新凉入郊墟 。
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 。
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 。
恩义有相夺,作诗劝踌躇 。
赏析如下:这首诗作于唐元和十一年(816),是韩愈写给他儿子韩昶的劝学诗 。
韩昶小字符,读书于城南韩氏庄 。
前六句为第一层,也是全诗的中心,强调读书的重要性 。
诗歌一开始就以木料作比喻,形象地告诉人们:同是木料,经过匠工不同的加工,有的就做成了车轮,有的则做成了车厢,成为形状完全不同的两样物件 。
然后,诗人以木喻人,指出同样是人,由于所受的教育不同,有的读书,有的不读书,于是便出现了差别,分出了贤愚,成了完全不同的两种人 。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人,只有读了书,才能以诗书的规矩要求自己、规范自己,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人 。
由此说明读书的重要 。
那么如何来读书呢?韩愈提出一个字,就是“勤” 。
这是韩愈体会很深也多次提到的一个词,我们今天对韩愈在《进学解》中所说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还非常熟悉 。
韩愈“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的诗句,与《进学解》中讲述的是同一个道理 。
接下来,韩愈对比了读书不读书的两种截然相反的前途 。
韩愈认为,“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 。
”人在一生下来时,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
到了十二三岁,就有些不同了,到了二十岁,这种区别就非常明显了,到了三十岁,“一龙一猪”已成定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