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全的古诗

1、逢入京使
唐代: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
译文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
2、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宋代:向子諲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 。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 。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译文
江南江北漫天飞雪,遥知那北地正是地冻天寒 。远望阴云密布的边境三关,山外有山令人忧愤肠断 。
即便是天能老去海能掀翻,要消除这亡国的愤恨千难万难 。不断听说朝中派人去问候被囚的君王,若不发兵抗金君王何时才能起驾回还?
关于安全的古诗

3、穷边词二首
唐代:姚合
将军作镇古汧州,水腻山春节气柔 。
清夜满城丝管散,行人不信是边头 。
箭利弓调四镇兵,蕃人不敢近东行 。
沿边千里浑无事,唯见平安火入城 。
译文
将军镇守着边远的古城汧州,水流清爽山色青葱春光柔柔 。夜气清和满城的歌舞刚散去,过路人不信这里是边镇尽头 。
西域四镇的战士调弓试箭,蕃人不敢靠近东边来侵犯 。千里边防线上都平安无事,平安烽火一站站传入京城 。
4、所思
唐代:杜甫
苦忆荆州醉司马,谪官樽酒定常开 。
九江日落醒何处,一柱观头眠几回 。
可怜怀抱向人尽,欲问平安无使来 。
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滪堆 。
译文
想你想得好苦啊,荆州的醉司马!你贬官以来定会经常以酒浇愁 。九江的太阳沉落之后,你在哪家酒店醒过来?一枉观是你常去之处,在那里你曾闷低低地睡过多少回?
可怜你把心事向人说尽,却无人理解;我总想打听你的消息,却无信使往来 。因此只好拜托锦水携带我的两行泪,一路慎重东行顺利通过滟滪堆 。
5、小桃红·绍兴于侯索赋
元代:乔吉
昼长无事簿书闲,未午衙先散 。一郡居民二十万 。报平安,秋粮夏税咄嗟儿办 。执花纹象简,凭琴堂书案,日日看青山 。
译文
漫长的白天官署无事文书清闲,还没有到中午官衙已散 。一郡的居民二十万,天天报平安 。秋粮夏税利利索索全团体赛 。手执着花纹象笏,凭倚在琴堂书案,每日里眺望青山 。

描写晨景的诗句 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 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春天早晨,宿云渐渐消散,大鹏自天际而下 。
天空晴朗,月亮渐圆,就好象蚌慢慢张开一样 。
这里诗人借助联想,见云收而联想鹏落,见月而思及蚌开,把云敛月圆的清晨写得极富于生机 。
注:鹏,大鹏鸟,《庄子·逍遥游》写大鹏有“翼若垂天之云”之句 。
蚌,软体动物,蚌壳内有珍珠层,或能产珠,古人认为月亮的盈亏与蚌蛤的虚实相统一,月圆时蚌蛤实,月亏时蚌蛤虚 。
所以诗人才有由“残月”而生“蚌中开”的联想 。
猿吟山漏晓,萤散野风秋 山中猿猴叫啸,滴水计时的漏刻报晓 。
山野里秋风吹过,萤火虫乱飞,一片旷远的秋色景象 。
诗人用漏尽映衬晓来,具体、准确、自然 。
注:漏,漏壶的简称,借指时刻 。
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 空旷辽阔的江面上,春潮翻涌,白浪翻腾 。
绵长碧绿的峰峰峦峦,经一夜春露滋润,拂晓便显得更加青翠欲滴 。
整个画面绚丽,色彩明快 。
注:岫,山峰 。
野雾连空暗,山风入曙寒 早晨起来,整个旷野雾气弥漫,灰沉沉,迷朦朦,天空昏暗 。
山里的凉风吹来,使人感到阵阵寒意 。
“暗”和“寒”字的运用,一语双关,不但道出当时的环境特征,更反映出诗人被贬,远行他乡的悲凉心情 。
空濛岩雨霁,烂熳晓云归 山中迷茫的细雨已经不下了,烟雾也开始消散;天边的晓云变得绚丽鲜明起来,太阳就要升起了 。
这里诗人描绘出了山雨初晴,旭日将出时的黎明前的那种朦胧而清新的景象,有一种勃发向上的力量 。
读之令人精神振奋 。
注:空濛,细雨迷茫的样子 。
霁,雨止 。
野凉疏雨歇,春色遍萋萋 。
鱼跃青池满,莺吟绿树低 清晨雨过天晴,郊野的凉气疏散,草木青翠繁茂,显示出春的生机 。
青池水满,鱼儿欢快地跳跃 。
绿柳低垂,黄莺宛转地啼鸣 。
雨后的春色清新明丽,生机盎然 。
可以想见诗人当时目睹此景时的欣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