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说课稿怎么写?( 二 )


学生自己对诗的想象和理解,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
先给学生播放一段背景音乐,让学生独自诵读诗歌,让个别同学诵读展示 。
再听配乐朗诵,进入诗境,同时展示江南雨巷的画面,让学生感知和比较自己与示范诵读的区别 。思考:诗人的音乐美是如何形成的?
【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说课稿怎么写?】①、重叠和反复手法的运用 。(构成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
②、一韵到底,每节押“ang”韵
二、三次 。(保证了音韵的和谐一致,使诗歌从头至尾保持了一种鲜明的音乐节奏 。)
③、使用排比 。
④、双声叠韵词:芬芳、彷徨、惆怅等 。
总结:这些手法的运用形成了一种悠长舒缓、低沉徘徊的旋律,营造了一种凄婉迷茫的意境,加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形成了一种音韵美 。
3、体悟情感之美
再请一位同学朗读,让同学们在与录音朗诵的对比中,思考:该用什么语调去读?
(幽怨、低沉、伤感、惆怅)
是的,诗中没有大江东去似的豪迈,也没有涓涓细流似的清丽明快,而是笼罩着一种淡淡的忧愁 。哪些地方体现出这种感情呢?请学生找出表现感情的词语 。
(寂寥、愁怨、忧愁、哀怨、彷徨、冷漠、凄清、惆怅、太息、凄婉、迷茫、颓圮)
这些都是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双音词,借以表达诗人朦胧而又感伤的诗情 。
朗读指导:语速舒缓,注意停顿和语调,要特别注意那些承载着作者浓厚情感的词语 。
4、享受意象之美
在整体感知了诗歌的音韵和情感之后,让学生再次诵读,根据刚才分析的感情勾勒出你想象中的雨巷之景,并口头描述 。有何物、何人、何景、何情?
归纳学生发言,总结诗中的形象 。由此引入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概念,加以介绍和拓展 。诗歌是通过客观景象,或者想像的景象来抒发情绪和情感的,什么样的景象就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和情感,什么样的情绪和情感就得用相应的景象来抒发 。所以诗歌的意象是解读诗人感情的客观景象 。
例如:雨巷是悠长、古老、灰暗、迷离、朦胧的,它蕴含着诗人的彷徨、失望、忧愁等暗淡的情绪 。
再如:丁香一般在暮春时节开放,颜色为白色或淡紫色,所以丁香在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中是美丽的、素洁的、高雅的;再者,丁香在古诗词的传统意象中,往往跟忧愁结合在一起,如唐代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和南唐李璟的《浣溪纱》中有“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更是把丁香与忧愁联系在一起 。
再有油纸伞,做工是精细古老的,颜色是古铜色,富含时代气息,所以给人的情绪是怀旧,思念,伤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