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妙好诗词(打一日常用品)

绝妙好诗词:佳句----家具!
关于诗的暗示性的文章 浅谈诗词的暗示性 作者 李正连 在唐宋诗词中,有许多以含蓄、蕴籍的语言来表达主题思想,这种含蓄、蕴藉的表现方式叫做诗词的暗示性 。
诗词的暗示性大体上有两种,一是含蓄,一是寄托 。
钱钟书说:“夫‘言外之意’,说诗之常,然有含蓄与寄托之辨 。
诗中言之而未尽,欲吐复吞,有待引申,俾能圆足,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此一事也 。
诗中所未尝言,别取事物,凑泊以合,所谓‘言在于此,意在于彼’,又一事也 。
前者顺诗利导,亦即蕴于言中,后者辅诗齐行,必须求知文外 。
含蓄比于形之与神,寄托则类形之与影 。
”这番话对含蓄与寄托作了明确的诠释 。
(一)含蓄 诗词中的含蓄一般采用的是意象象征法,避开对于对象的直接描写,而把视角转向对象周围的景物,以环境来暗示人物的性格 。
试看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首《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
这是一首宫怨诗 。
作者运用委婉含蓄的笔触,采用以景托物的手法,写出一个被剥夺了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形孤影单在深宫中长夜无眠,卧听宫漏的情景 。
在这个不眠之夜里,诗中人忧思如潮,愁肠百结,那份倾诉不尽的满腔怨情,难以言表 。
在这短短的二十八个字的诗里,即便字字都写怨字也难以表达主人公的怨情 。
所以,诗人干脆就不写怨,而是用以景托物的手法来表达主题 。
前三句全是写景,以井边的梧桐,秋深的黄叶点题,渲染色彩,烘托气氛,把一个萧瑟凄苦的环境显现在读者的面前 。
接着以珠帘不卷,夜寒霜重来表明此刻正是深夜 。
然后,笔锋一转,视角转入室内,突出描写了室内具有代表性的两件生活用品,即熏笼、玉枕,最关键的是“无颜色”三个字 。
为什么是“无颜色”,是用旧了呢?还是主人公对这些已是视空见惯了呢?实际上,在主人公百无聊赖的境况下,此刻即使是雕栏玉砌,对一个孤独凄苦之人又有什么意义呢?最后,“卧听南宫清漏长”,孤女彻夜不眠,在一声声清漏声中辗转反侧,此时此地此人的凄苦心境不言而喻 。
诗人在这首《秋词》中,以含蓄蕴藉的手法浓墨重彩地点染背景,描写环境,只是末句中客观地介绍了女主人公卧听宫漏 。
不去说怨,而怨言自现 。
暗示的巧妙运用,道出了弦外之音 。
这就是诗中含蓄所生发出来的奇妙作用 。
如果整篇都写怨字,读起来便索然无味 。
再来欣赏一下宋朝诗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 在这首小词里,诗人的“昨夜雨疏风骤”,“ 应是绿肥红瘦”,把风雨过后叶茂花稀的暮春景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
其妙处就在诗人没有“多”、“少”等常见的话语,而是选用了“肥”和“瘦”两个字,格外传神 。
“肥”和“瘦”不仅表述了花与叶整体的稀与密、多与少的对比内容,同时也表现出花与叶的个体形态 。
雨后叶子的繁茂和花瓣凋零,都婉然如见 。
《蓼园词选》云:“按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 。
短篇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
难怪,此词蜚声诗坛,脍炙古今,其绝妙就在于叙事彰显,“雨疏风骤”、 “绿肥红瘦”传情暗隐,做到了显与隐的辩证统一 。
(二)寄托 寄托比含蓄要更隐蔽一些 。
含蓄是意思隐藏在字里行间,有迹可循 。
而寄托则把暗示部分埋伏在语境中,读者必须要联系具体的语境去寻找,即刘勰所谓“义生文外” 。
试看王维诗《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这首脍炙人口的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中寄托着诗人高洁情怀和理想境界的追求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点出了此处的幽静清新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雨后的傍晚,明月当空,微风习习,清泉鸣唱,树影婆娑,景象之美无可名状 。
接下来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打破了这里的“空山”静谧的气氛,告诉人们,在这青松明月之下,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