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段古诗词句,描写同学情谊的。( 三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更流连于苏轼“水风清,晚霞明”的初晴凤凰山,“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 子湖畔……诗词如画,展现了自然万物的奇妙瑰丽,我只愿做一个画中人,永远陶醉在诗词的意境中 。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从《诗经》起,一直到今天,古诗词以其广泛的内容,深邃的内涵,真挚的情感,承载着华夏民族辉煌的历史 。
古诗词正是先人给予我们的一份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
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词是经过筛选出来的精品中的精品 。
短短的几行字,寥寥数语,却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和醇厚的美韵 。
而这其中的哲理与美韵是让学生受益终生的知识积淀 。
那么,如何在小学古诗教学中使学生领悟蕴涵在古诗词中的各种美,从而陶冶学生自身的情操呢?一、吟——古诗词声律之美 吟,即“吟咏” 。
古诗词教学,我认为“吟咏”是第一位 。
所谓“吟咏”,就是有节奏地诵读诗文 。
说“吟咏”是第一位,这是古诗词这一特定文学形式所决 定的 。
作为古诗词,其语言本身就是有音响、节奏、旋律的,是抑扬顿挫的,是音乐性的 。
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中指出“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靡于 耳,累累如贯珠 。
”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感悟古诗词,还是要从“吟咏”开始 。
当然,就现阶段而言,我们不可能向学生灌输有关古诗词声律方面的知识 。
但我们完 全可以通过用“吟咏”的方式来让古诗词呈现其特有的声律之美韵 。
就拿程颢的《春日偶成》来说吧 。
全诗的内容是这样的:“云淡风轻近午天,旁花随柳过前川 。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
”而全诗的主题是:通过 描写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诗人春日郊游的愉悦心情,表达了...
描写秋天的著名的古诗 《秋词二首》之二唐 。
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
《秋风引》【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黄鹤楼【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早寒江上有怀 作者: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
《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7、《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
8、《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9、《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
10、《中秋月》唐·白居易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
11、《苏幕遮》宋·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12、《渔家傲》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
四面边声连角起 。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
羌管悠悠霜满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