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原文

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全文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注释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 。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
(1)涵虚混太清:谁映天空,与天混同,形容湖水与天空混然一体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太清,天空 。
(2)云梦泽:云梦,古泽名 。在湖北省长江南北两侧,江南为梦,江北为云,后世大部分淤成陆地 。今属江汉平原及周边一带 。
(3)岳阳城:今湖南岳阳市,在洞庭湖东岸 。
(4)济:渡河 。
(5)端居:平常居处,闲居 。
3、评价
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全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 。
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 。
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
这首诗洞庭湖写得气势浩瀚,炎约旱母星楸泶锏梦?裼兄拢?挥心侵直肮??グ徒崞蚯蟮乃灼??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 。
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 。
“涵”,有包含的意思 。
“虚”,指高空 。
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 。
“太清”指天空 。
“浑太清”即水天相接 。
这两句是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 。
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 。
“撼”,摇动 。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即今湖南岳阳市 。
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象要摇动岳阳城似的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原文】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的版本作“气吞云梦泽”),读到这里很自然地会联想起王维的诗句:“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
整个城市都飘浮在水面上,微风吹起层层波澜,遥远的天空都在水中晃动 。
它们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
面对浩瀚的洞庭湖,自己意欲横渡,可是没有船只;生活在圣明的时世,应当贡献出自已的力量,但没有人推荐,也只好在家闲居,这实在有愧于这样的好时代 。
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 。
“济”,渡的意思 。
“辑”,船上的桨,这里也是借指船 。
“端居”,闲居;“圣明”,圣明之时,这里指太平时代 。
最后两句,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 。
古代俗语说,“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
”诗人借了这句谚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作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 。
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原文

古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翻译在写成小短文300字 开始老虎觉得害怕.因没见过驴,所以不敢靠近,只能在驴周围徘徊,后来一步步靠近,知道驴其实没什么本事,就把驴吃掉了. 老虎一而在再而三试探驴 。
刚开始老虎以为驴将要咬自己,所以很害怕但老虎经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发现驴没什么本领 。
所以最后就吃了驴 。
在识驴过程中的动作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
驴不胜怒,蹄之 。
”看出老虎是一步一步地全面认识驴 。
赏析以下诗词,完成后面各小题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1、D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云梦泽水汽蒸腾,岳阳城受到洞庭湖波涛的摇撼 。
句式对仗工整,意境灵动飞扬,表现出大气磅礴的气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