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风光的诗句( 六 )


”据此,杜牧说“四百八十寺”显然说少了 。
如今“南朝四百八十寺”都已成为历史的遗物,成为江南美妙风景的组成部分了 。
审美之中不乏讽刺,诗的内涵也更丰富了 。
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一句一景,各具特色 。
这里有声音有色彩,有空间上的拓展,有时间上的追溯 。
在短短的28个字中,诗人以极具概括性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 。
《竹里馆》唐 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鉴赏】:(不知道您要长的还是短的,不过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适当节选 。
短赏析就用这个赏析的第一段即可)??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 。
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 。
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 。
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
这首诗同样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 。
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
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 。
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 。
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
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
这首小诗总共四句 。
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 。
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 。
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惯用的陈词 。
至于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回事,是重复写诗人置身其间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不过说明其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无《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 。
这里,象是随意写出了眼前景物,没有费什么气力去刻画和涂饰 。
诗中写人物活动,也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独坐”、“弹琴”、“长啸” 。
对人物,既没有描绘其弹奏舒啸之状,也没有表达其喜怒哀乐之情;对琴音与啸声,更没有花任何笔墨写出其音调与声情 。
表面看来,四句诗的用字造语都是平平无奇的 。
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
作者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处在于其所显示的是那样一个令人自然而然为之吸引的意境 。
它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 。
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领略和欣赏它的美,也应当遗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 。
就意境而言,它不仅如施补华所说,给人以“清幽绝俗”(《岘佣说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外景与内情是抿合无间、融为一体的 。
而在语言上则从自然中见至味、从平淡中见高韵 。
它的以自然、平淡为特征的风格美又与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
可以想见,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 。
诗的意境的形成,全赖人物心性和...
电影《厉害了我的国》里解说词有句诗词,山河什么,桑田什么?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出自唐朝诗人卢照邻的古诗作品《长安古意》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
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
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 。
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