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八年级上册古诗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诵读教学参考资料
云在青天改编
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明月人倚楼 。
【诗歌今译】
汴水和泗水不停地流,一直流到瓜州和长河汇合 。吴中的山也面带愁容 。
十分的思念,十分的怨恨,直到所思念的人归家的时候才罢休 。在这月明的夜晚,独倚高楼 。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 。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 。赠刘禹锡诗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 。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
【赏析】
“长相思”为词牌名,但本词内容与此密切相关 。词分上下两阕,格律和字数一样 。每阕四句,押平声韵 。
这是一首怀人念远的抒情小词 。在朦胧的月色下,一位女子倚楼怀人,映入她眼帘的山容水态,都充满了哀愁 。前三句用三个“流”字,写出水的蜿蜒曲折,也酿造成低徊缠绵的情韵 。上阕从眼前所见流水写起,并且目送远波,想象这流水将流到瓜洲渡和长江汇合,再想到吴中(江南)的山也面带愁容,实则深切怀念远在江南的情人,希望情人能从吴地归来,过瓜洲古渡,溯流北上与自己相会 。
下阕直接抒写情怀,因所思之人没有回来,只得在这月明之夜,独倚高楼 。用两个“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 。
抒发悠悠不尽的“思”和“恨” 。全词以月下脉脉的流水映衬,象征悠悠的离情别绪,深深的思念和由此产生的绵绵的怨恨,又频用叠字叠韵,再配上那柔和的民歌风味,因而能深深打动读者心弦 。
全词以“恨”写“爱”,用浅易流畅的语言,和谐的音律,表现人物的复杂感情 。特别是那一派流泻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忧伤的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富、词浅昧深的特点 。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诗歌今译】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觉得难舍难分,
况且又兼暮春花落的时节,东风也无力挽回时序,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
蜡烛要燃完成灰时象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
早晨起床对镜梳妆,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深夜吟诗也会觉得月光如霜般寒冷,
你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 。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你,来往传递消息 。参考资料:http://www.ht88.com/downinfo/174777.html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八首古诗有哪些? 村居 江畔独步寻花 春 日清高鼎 唐杜甫 宋 朱熹草长莺飞二月天,黄四娘家花满蹊,胜日寻芳泗水滨,拂堤杨柳醉春烟 。
千朵万朵压枝低 。
无边光景一时新 。
儿童相见不相识,留连戏蝶时时舞,等闲识得东风面,忙趁东风放纸鸢 。
自在娇莺恰恰啼 。
万紫千红总是春 。
大林寺桃花 峨眉山月歌 宿建德江唐白居易 唐 李白 唐 孟浩然人间四月芳菲尽,峨眉山月半轮秋,移舟泊烟渚,山寺桃花始盛开 。
影入平羌江水流 。
日暮客愁新 。
长恨春归无觅处,夜发清溪向三峡,野旷天低树,不知转入此中来 。
思君不见下渝州 。
江清月近人 。
牧童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唐吕岩 宋 杨万里草铺横野六七里,毕竟西湖六月中,笛弄晚风三四声 。
风光不与四时同 。
归来饱饭黄昏后,接天莲叶无穷碧,不脱蓑衣卧明月 。
映日荷花别样红 。
鄂教版八年级上册古诗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文及古诗【全部】2012年的 一、《桃花源记》陶渊明二、短文两篇 1、《陋室铭》刘禹锡 2、《爱莲说》周敦颐三、《核舟记》 魏学洢四、《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五、《杜甫诗三首》:1、《望岳》2、《春望》3、《石壕吏》六、《三峡》郦道元七、短文两篇 1、《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2、《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八、《观潮》周密九、《湖心亭看雪》张岱十、诗四首 1、《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2、《使至塞上》王维 3、《渡荆门送别》李白 4、《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附】课外古诗词背诵《长歌行》选自《汉乐府》《野望》王绩《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黄鹤楼》崔颢《送友人》李白《秋词》刘禹锡《鲁山山行》梅尧臣《浣溪沙》苏轼《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