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名状深度解析细节_投名状是什么意思

前一期解析《投名状》获得广泛热评,其中大部分网友认为庞是因为没有“站队”,而导致庞的悲惨结局,也有一部分网友认为是平乱后朝廷不再需要庞,不会信任外姓,怕庞持兵反叛 。还有一部分人说庞是不懂为官之道 。通过反复研究《投名状》的情节和对白,首先,我认为庞青云是清廷高层的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这一点是肯定的,但他的死是不是基于这几点,我还有所保留,同时,我也会再解读其它同样精彩且寓意深刻的桥段,且听我一一分析 。
首先还是要先介绍一下电影的背景,以方便不了解的网友,同时也更改一下我上一期的解读错误之处 。

首先来说一下电影的剧情,投名状,顾名思义就是加入某个组织之前,为了表示忠诚,拿人头作投名状 。可以理解为入黑道的申请书的意思,在这部电影中,庞青云、赵二虎和姜武阳三兄弟义结金兰,而且还各自都杀了人,以此作为纳投名状的资本,从此以后,他们三兄弟就如同一人,兄弟的命就是命,其他人都可以杀,这看似义气的投名状,但是在电影里却以最悲情的方式落幕,三兄弟分崩离析,最后还落了个阴阳两隔的下场,这世间出了杀父之仇,夺妻之恨,最让人伤心的恐怕就是兄弟阋墙了吧,而电影把三兄弟从白手起家到大富大贵,再到悲情落幕的一生,详详细细的表达了出来,让人看后忍不住泪奔 。
对于庞青云来说,他要的生活自始至终都不是落草为寇,他要的是大富大贵以及至高无上的权利,他一生都如履薄冰,小心算计,可惜他生错了时代,他有一个让天下人都不再受穷的理想,可是这样的理想在这样的时代显得太单薄了,因为实现理想需要太多的东西,尤其是对于不懂政治的他的来说,这简直就是在打白条,或者说异想天开 。

下面开始重头戏讲解——前文提到的是不是朝廷真的容不下庞的存在?
庞青云无疑是本片中最惨的人,表面上看他平定叛军,立下不世功勋,又被加封为两江总督 。然而看似风光的背后,却是兄弟情的破裂,朝廷权臣的构陷以及愿望破灭的悲凉内心,他用兄弟情换来了高官名利,却又很快失去一切,一切的努力都付诸东流 。很多人评论的看法是,"朝廷怎么会信任一个外人" 。我初看也是这个看法 。但仔细品味,朝廷想要除去一个官员手段很多,暗杀自己的官员这种事在历朝历代都很少见到,大部分帝王都不会直接派人暗杀大臣,而是间接挖坑,逼死他们 。庞青云这样的官员,有理想有能力,对国家忠心,甚至自己主动要求裁军,连自己的左膀右臂兄弟赵二虎都杀了,即无兵权又无干将,朝廷难道还会怕他造反吗?
如果他真的 "在朝廷不属任何派系",慈禧再糊涂也应该喜欢这样的官员才对呀,难道帝王不是最恨自己手下拉帮结派的么?而庞不属于任何派系,正好为己所用,以制衡三个老头才对 。

从台词、戏份的可以看出庞青云是有派系的
庞青云劝二虎和土匪们去投军时说:“魁字营嚣张,势大力强 。我们这点儿人,他们根本看不上 。倒是军机处的陈公,正缺人手 。他的绿营兵常被魁字营欺负,一直想壮大势力,如果我们投他,那正是雪中送炭 ” 。
这段话似乎同时告诉我们姜大人手下的魁字营是绝对的主力部队,而陈大人是有地位没实力的汉臣,他手下是绿营兵,而姜大人只是表面地位略低实则掌握实权的重臣 。而庞选择对于狄、姜来说相对正义的陈大人,而最后借庞青云兵的也是陈,其次当二虎提出先打苏州后打南京时,狄大人姜大人首先发笑,陈大人开始只是愣了一下,之后才慢慢不情愿地跟着笑了 。
然后是当庞和陈一起去面见太后时陈交代他走到这一步用了三十年,两鬓斑白,反观狄姜二人都比较年轻,说明陈是真的没有走什么捷径,最后一句台词:“可惜啊,走不动了 。”则影射了他妥协的一面,辛辛苦苦走了一辈子,最后虽然走出来了,却已经没有太多力气了 。那条通往大殿的道路象征了尔虞我诈的官路 。


而陈大人到底有多大的实力呢?
有一对话中,他的嫡系陆大山跟庞青云说:“ 我不赌 。这一千五百兵,是陈公的家底 。打没了,陈公在朝廷说话就没底气” 。
就1500人的家底 。把这点人给庞青云助声势,又出不起军饷 。庞青云苏州围城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宁可去找狄大人,最后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宁可去找死对头何魁借粮也想不起来陈大人 。可见陈公是要人没人要钱没钱,的确是够穷的啊 。难怪姜大人不服这样的人排名在自己之上,要打击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