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读后感怎么写?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里,有许多以西湖为题材的名篇佳作 。如苏轼的“欲把西胡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白居易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些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无不让人对西湖的美景神往之至 。
而我现在要说的也是一篇关乎西湖的张岱的小品美文《湖心亭看雪》 。张岱是明末清初山阴人,由于改朝换代,从一个富贵人家一落千丈,变得困顿潦倒,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
本文分前后两部分,作者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西湖人的雅趣 。
第一部分交代看雪的时间地点环境和雪夜舟中看雪的景象 。文章第一句:“崇祯五年十二月”,其时已是清初,作者故意沿用明的年号,并非误笔,而是隐含了一种亡国之痛,表明作者不忘明朝 。“湖中人鸟声俱绝”,这句妙就妙在一个“绝”字上 。一般文章写景通常是视觉描写,而这个“绝”字是通过听觉写大雪的,传达出冰天雪地、万籁俱寂的画面 。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
“雾凇沆砀,天与云于山与水上下一白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天地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 。从总体形象入手,连用三个“与”字,写雾、写云、写山、写水,一气呵成,毫无重复之感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介,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高度抽象概括,寥寥几笔,不事雕琢,运用白描的手法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形象地描绘出眼前景物的渺小与广阔的背景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创设了寂静、空旷、混沌的意境 。
文章第二部分写湖心亭巧遇知音,与其同饮的愉悦 。一句“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描绘出了三人畅饮的情景,足见作者当时的心情是多么的畅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也 。”酒逢知己千杯少,谈兴正浓,不觉天色已晚,待要分别时候才想起姓氏,足见作者张岱是个性情中人,他在意的不是对方的身份地位,而是感情上的想通思想上的共鸣 。同时这句也隐含些许的惆怅,此去一别,前程万里,后会无期 。
文章结尾写道:“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作者以舟子的话总结全文,有什么含义呢?首先,我们先把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这句话中的“痴”是全文的文眼 。舟子所说的“痴”是世人的一般见解,但这个“痴”何尝不是对作者最好的评价呢?他痴迷于天地人的合一,痴迷于山水之乐,痴迷于世欲之外的闲情雅趣 。作者引用舟子的话是对“痴”的赞赏 。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之感化解了淡淡的愁绪 。
《湖心亭看雪》是一幅简约的山水画,一首朦胧的梦幻诗 。

湖心亭看雪读后感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