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鲸》读后感怎么写?( 二 )


在读这个故事的过程中 , 有些场面实在是令人气愤 , 尤其是那个亚哈船长 , 我认为他简直是固执的可笑 。难道为了一条腿 , 就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吗?尽管他的寿命不是很长了 , 但他完全可以放弃仇恨 , 安享晚年的 。就是因为他的固执 , 让很多抱有梦想的人葬身于大海 。
其实 , 亚哈船长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 他之所以那么恨莫比迪克 , 还不是因为莫比咬掉了他的一条腿 , 如果你说亚哈船长是因为怕这条白鲸去杀害更多的人而去不惜一切代价去捕杀它 , 那就错了 , 这只是他想要报复的一个借口 , 可是 , 回头想想 , 莫比为什么要咬掉他的一条腿呢?我们都知道 , 白鲸其实是一种很善良的动物 , 他不会故意侵犯你的 , 如若不是一开始 , 亚哈船长的贪婪欲望促使他去捕杀白鲸莫比 , 白鲸又怎会反抗呢?咬掉他一条腿已经是万幸了 。
从一开始 , 亚哈船长就在为自己挖坟墓 , 从他捕杀莫比那一刻开始 , 他向莫比身上的投的鱼叉越多 , 他给自己挖的坟墓就越深 , 直到最后 , 他不仅自己跳了下去 , 还拉带这好多人一起跳下那个又深又“恐怖”的坟墓 。那些与白鲸的斗争都是无意义 。亚哈船长看上去很令人钦佩 , 因为他的勇敢 , 因为他的什么什么 , 但那是自私 , 另类的自私!从文章中不是没有看到大家在劝他放弃这个念头 , “拉吉号”的船长劝过他 , 大副斯达巴克也劝过他 , 可他就是不听啊 , 到了最后 , 他似乎是完全疯掉了 。
《白鲸》真的给了我很多的启示 , 你对待他人怎样 , 他人就会对待你怎样 。你不去招惹别人 , 别人更不会冒犯你的 。对待什么事物 , 可以不要过分的认真 , 当然我是指一些无意义的认真 , 也许就是那些你所认为的执着会害了你自己 。

《白鲸》读后感怎么写?


最近 , 我读了赫尔曼·梅尔维尔写的一部小说 , 名字叫做《白鲸》 , 讲述的是船长亚哈在一次捕鲸过程中 , 被凶猛的白鲸莫比·迪克咬去了一条腿 , 从此心怀仇恨 , 竭尽全力搜索迪克的下落 , 最终相遇 , 他用鱼叉插中了迪克 , 迪克在愤怒中把“裴廓德号”咬沉了 。
其实 , 文中的角色分成了两个部分 , 一个是人类 , 一个是鲸 。鲸的全身都是宝 , 不知多少西方文学著作在鲸油的照耀下诞生 , 鲸肉是美味佳肴 , 鲸的内脏也是上好的食材 , 鲸须可以制作珍贵的鲸须刷 , 鲸皮还是优质的皮料 , 可以说是没有一处地方有被浪费的嫌疑 。作者用“鲸”比喻浩瀚的大自然 , 它同样是无私奉献 , 但我们对待鲸、对待大自然 , 都并没有足够的感激和尊重 , 更可恶的是日本 , 钻了允许实验用捕鲸(的空子) , 但是 , 可不知道到底有多少鲸鱼是流向了市场而不是高贵的实验室?我们不能保证 , 滥捕鲸鱼不是我们人类自己为自己挖出的陷阱 , 我们无法预测 , 在什么时候 , 我们会再也见不到这些可爱又神奇的海洋精灵?若不是人类的滥捕滥杀 , 又怎会引来鲸群的愤死反击?试想 , 亚哈船长如果不去捕鲸 , 又怎么可能被莫比·迪克咬断一条腿呢?这是不可能的 , 也是借亚哈船长的悲剧来提醒人们——不要再随意猎杀生物 , 破坏植被 , 深挖矿坑 , 过度取水;这些都没有好下场——猎杀生物使大量的生物濒危、灭绝:肥美鲜嫩的渡渡鸟、毛皮美丽的袋狼、毛皮珍贵的华南虎……破坏植被使水土流失:支离破碎的黄土高原、大跃进时期数不清的因被砍光植被而至今光秃秃的小山丘、各种各样的泥石流和山体滑坡以及那因为焚林而田的原始农耕而面积大量缩小的亚马逊森林……过度取水破坏生态环境:因为塔里木河缩短而无法再现的美丽罗布泊、因为过度取用地下水而造成的种种天坑和地陷……种种的破坏 , 最后的受害者是谁?不还是人么?所以 , 我们要对大自然加以敬畏 , 而不应该肆无忌惮 , 最后弄得个亚哈船长一般同归于尽的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