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宾饭馆|前门张记涮肉店

悦宾饭馆(前门张记涮肉店)
在北京喧闹的王府井大街北口,藏着一条不起眼的胡同,名为翠花,据说旧时是王府的花房 。
翠花胡同呈T型 。T字一横向东,连着王府井大街;一竖向南,正对中国美术馆 。往来的游客有时会信步逛进翠花胡同 。一百多米长的胡同里,藏着一家在中国具有标志意义的饭店,饭店门楣上方立有牌匾——“悦宾 中国个体第一家” 。
悦宾饭馆|前门张记涮肉店
悦宾饭馆|前门张记涮肉店

悦宾饭馆隐身在北京翠花胡同,木质的招牌经过岁月洗礼依然挺立 。
这是中国第一家个体饭馆,1980年,创业者郭培基和刘桂仙夫妇在北京翠花胡同自己家中开了一间只有四张桌子的饭馆,38年来,同样的位置,同样的门脸,同样的店名,未曾更改,不过照料生意的换成悦宾饭馆的第三代 。
38年后,回忆往事,年过八旬的郭培基说,开饭馆的直接动力,不过是“穷则思变”,而如今对于郭培基的孙女郭华来说,她的使命就是要守住“悦宾”,守住这份胡同里的文化 。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郭培基:不过是“穷则思变”
悦宾饭馆|前门张记涮肉店

悦宾饭馆创始人郭培基 。
上世纪50年代初,不到20岁的郭培基和刘桂仙从河北肃宁来到北京讨生活 。在开饭店之前,郭培基进过北京饭店当厨师,后来又给领导人做过饭 。此后,郭培基调入北京内燃机厂,刘桂仙则在各处打零工,后来是当保姆做饭 。
即便快要揭不开锅,在国营单位干了一辈子的郭培基也没敢动“干个体”的念头 。
郭培基回忆到,刘桂仙曾经给全国妇联副主席曾宪植做饭 。有一次,曾宪植从英国访问回来,跟朋友聊起来说,国外的中餐“百思特网都是一股西餐味儿 。”她对刘桂仙说,“你的手艺在英国开个中餐馆,绝对好 。”后来又说,“也不用再英国开,北京开就行!”刘桂仙听着也没往心里去 。可没想到曾宪植很认真,接连两次问“开饭馆的事儿怎么样了?”后来更是更是直接拿出纸和笔,让刘桂仙回家找郭培基写申请 。这样就正式开始了“悦宾”饭馆的诞生之路 。
郭培基说,申请写好了之后,他和刘桂仙根本不知道该往哪儿送,只有先拿到街道办事处 。街道办事处以给闲散劳动力解决工作的名义,挺痛快就盖了公章 。之后,刘桂仙又找到东城区的工商局,东城区工商局当时还没有碰到过提出要开个体饭馆的 。他们劝刘桂仙回去,”你孩子多、生活有困难,去找你老头单位要点补助,他们这里解决不了,国家没政策 。”
悦宾饭馆|前门张记涮肉店

悦宾饭馆创始人刘桂仙和外宾合影(受访者供图)
38年前,个人开餐馆还没有先例 。不过是在党中央、国务院批转的报告指出,“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市场需要,在取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等个体劳动,但不准雇工” 。
虽然碰了壁,但刘桂仙并没放弃,她天天走路去工商局“上班儿”,时任东城区工商局副局长靳云平对刘桂仙印象很深,“不像别人,问问没结果就回去了,她有耐性有决心 。”虽然政策没有明确,但是经过东城区工商领导班子合计,同意给刘桂仙特批 。1980年北京还没有给餐饮个体户的正规营业执照,工商局手写了一份,靳云平签了字并盖上专用章,这样刘桂仙拿到了北京城里第一家个体餐饮营业执照 。
因为换发营业执照,郭家如今保留的是一张由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京 临字第362号” 北京市个体工商户临时营业执照,生产或经营范围是“早点、午餐”,核发的时间是1980年12月31日 。

【悦宾饭馆|前门张记涮肉店】

听到有人在背后指点
“这家是资本主义的急先锋”
悦宾饭馆|前门张记涮肉店

悦宾饭馆1980办理的临时营业执照,郭鸿利是郭培基的儿子 。
郭培基开餐馆的消息不知道怎么就传到了媒体耳中 。陆续有采访人员找到住在翠花胡同的郭家,郭培基回忆起来,有一个星期天,有个“长得像炊事员”的人来找他,说“我也想开饭店,你说说你怎么开啊?” 。于是郭培基请他进家门,闲谈之中把当时缺粮票、油票的困难和苦恼都跟这位“同道中人”说了个通透 。没想到,第二天,他的这些话就出现在了北京的一份报纸上,郭培基这才意识到,那位“同道中人”,原来是个采访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