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教学反思怎么写?( 七 )


2、以诗解诗 , 促进感悟 。
教学古诗 , 不能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 , 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 。《出塞》这首诗高度凝练 , 再加上学生年纪小 , 这方面的历史知识、文学积淀缺乏 , 学生理解征人的困苦生活、边塞的艰苦荒凉以及战争的惨烈有较大困难 。为了突破难点 , 我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解读 , 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 。本课教学我做了大胆尝试 , 补充多首相关主题的诗助读 , 通过对补充诗歌的理解实现对这首诗的理解 ,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 , 在了解边塞的教学环节中 , 教师相机出示了四首反映边塞军旅生活的诗歌——高适的《塞下曲》 , 杜甫的《后出塞》 , 王翰的《凉州词》 , 王昌龄的《从军行》 。学生通过这几首诗的补充学习增加对边塞古战场的了解 , 认识它的荒凉寂寥、战争的艰苦以及惨烈 , 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 , 万里长征人未还”中所包蕴的巨大历史悲怆、无限深沉叹息 。再如 , 为了帮学生体会到诗人心中的渴望 , 将士们心中的期盼 , 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心愿 , 补充了唐朝诗人卢伦的《塞下曲》 , 认识到只有像李广那样的飞镇守边关 , 胡乱才会平息 , 边塞才会安定 。这样 , “但使龙城飞将在 , 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呼喊才那么震撼人心 , 对诗歌的苍凉意境学生也就有了初步的领略 。
3、读悟结合 , 体味诗情 。
本诗意境雄浑苍凉 , 发千古感慨 , 如何让学生感悟并走进诗歌的呢?我在教学中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解读感悟诗歌的前两句 。教师引导学生去勾画“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的精妙之处 。学生通过自读自悟 , 体味出描写的景物虽然普通 , 但包蕴的情感却不简单——时间漫长 , 战争无休无止 。再如 , 教学第二句诗时 , 我引导学生抓住字眼感悟 , 力求做到读悟结合 , 以读促悟 , 以悟促读 。如在学生研读诗句后 , 我引导学生谈感悟:学生有的体会到强调“长征” , 从家乡到边关路途遥遥;有的体会到要突出“人” , 将士们都没有回来;有的则体会到要突出“未还” , 因为这是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悲剧 。教师再指导朗读这两句诗 , 这样 , 学生对这两句诗的体会就更深入了一个层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