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伤感说说( 三 )


如李白《长相思》:“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 。
”李煜《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都是这类作品 。
也有许多诗人词人把明月作为一种极高的境界来思考人生与宇宙,表达自己玉洁冰清的高尚品格 。
李白的《把酒问月》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最具代表性 。
前者塑造了多情美好崇高的明月,透视着诗人天马行空的思考,将人事翻覆、良好的祝愿融合一处,揭示出内涵丰富的哲理;后者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借明月自喻清高,借月之阴晴圆缺感慨宇宙流转和人生悲欢离合 。
张若虚也有佳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诗句空灵别致,引人深思 。
在时空感觉上,明月也极容易勾起人们的怀古之心,出现一些以咏月表达爱国情感的作品 。
如刘禹锡的《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
”是对东吴政权烟消云散的慨叹,相似的还有李白的“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具有强烈的今昔之慨和悲剧力量 。
总之,因情感的认同,月亮很自然地以独特的形象在古诗词中大量出现了 。
探究这种文学现象,有助于加深对诗词作品内涵和古代文人人格魅力的理解,也有助于加深对我们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认识 。
.请找出诗歌中描写盛夏景象和严冬景象的诗句,并说说这些环境描写对...衬托是诗词经常用到的一个修辞手法 。
但是,在诗词的提炼中,经常被人提及的却比较少,原因何在? 实际上,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人们常常混淆了衬托与对比这两个修辞手法 。
何为衬托?“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事物 。
例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出自李白《赠汪伦》,这里就是用桃花潭的深来衬托与汪伦的情谊 。
何为对比?“对比”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人物、事物或同一人物、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比较,起到强调的作用 。
例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
——出自白居易《卖炭翁》,这里用单薄衣物对比寒冷的天气,强烈的的表现出贫贱百姓的疾苦,作为正衬托,可能容易区分,而反衬,则更容易跟对比混淆 。
反衬手法,常用的是以“动”与”静“,以”乐“与”哀“,以”古“与”今“,”虚“与”实“,”客“与”主“,”藏“与”露“ 。
当然,也有上面那些个反过来的用法 。
“反衬”与“对比”不同,对比的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结果是突出对比双方;反衬却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的事物和被衬托的事物,突出被衬托的一方 。
例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运用的是“对比”,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则用了“反衬”来突出环境的幽静 。
读一读下面的诗词,说说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大潮的雄伟壮丽,...从“来疑沧海尽成空 。
万面鼓声中 。
”体会到了大潮的雄伟壮丽 。
酒泉子作者:潘阆 (宋)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
来疑沧海尽成空 。
万面鼓声中 。
弄涛儿向涛头立 。
手把红旗旗不湿 。
别来几向梦中看 。
梦觉尚心寒 。
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
《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思乡诗词,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 。
《泊船瓜洲》,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洲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 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
通篇立意含蓄悠远 。
据说是诗人应召自江 宁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京口而作 。
末句感慨仕途多险,前途未测,表示的是再次赴京荣遇之 际,对仕途没有足够信心之时所有的乡情仕意 。
《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段一一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 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 。
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
信短而情长,思绪绵长而 心绪纷乱,此诗可见一斑 。
《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
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 山海关那边进友 。
夜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
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 梦中醒来,不禁思念起故乡的宁静 。
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品味诗句,背诵,积累语言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