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读书笔记怎么写?

《百年孤独》读后感
“若干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这就是《百年孤独》的开开始 。布恩地亚上校的记忆犹如一滴墨水坠落在宣纸上,无法停止地渲染开来 。
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作”的《百年孤独》,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代表作 。全书近 30 万字,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再加上神话故事、宗教典故、民间传说以及作家独创的从未来的角度来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
这本书如一部情节丰富的厚重家谱,记载了布恩地亚家族七代人百年的坎坷历程 。孤独的宿命围绕着这样一个家族,一代代相同的名字,似乎也预示着他们相同的命运 。布恩地亚家族七代人每个人的精神历程都是一个圆 。小说的架构也是一个往复循环的结构,不管是情节或者是时间,甚至是人物的名字 。马尔克斯将布恩地亚家族和读者拖入一个循环的时空中,让布恩地亚家族去经历循环的命运,让读者去感受布恩地亚家族的荣辱兴衰 。他们从小就孤独、冷漠,这似乎是这个家族每代人共同的特点,诚如小说中写道:“布恩地亚家族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种一望可知的特有的孤独神情 。长大后,他们都试图以各自的方式突破孤独的怪圈,但激烈的行动总是归于挫败的沮丧 。他们又以不同的方式,一个个陷入更深沉的孤独之中 。对他们来说,孤独仿佛一种神秘的命运,难以抗拒 。”终点最终回到起点,让人感觉到巨大的苍凉与悲哀 。马尔克斯在谈及作品中人物孤独性时,他说过:“孤独的反义词是团结 。”这是以这个家族的命运,来反映整个拉丁美洲的命运,他希望整个民族能够在经历拉丁美洲革命风暴的洗礼,摆脱以西葡为代表的欧美列强,走上独立自由道路后,能够紧密的团结在一起 。
然而由于先天缺陷,缺乏大一统的市场及环境,拉丁美洲的革命先烈终未遂愿,革命之父圣马丁想要建立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的夙愿如书中的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一样归于沉寂,最后流落异乡郁郁死去 。布恩地亚家族都不懂爱情,不通人道,这就是他们孤独和受挫的原因 。他们的孤独并不是因为不能与人分享快乐,而是由于感情的匮乏所造成的日常生活中的心与心的离异与隔膜,这样的孤独可以使一个昔日曾经繁华的小镇最终消失 。在此,马尔克斯告诉人们,孤独的
实质是一种毫无意义的生存哲学,它意味着以冷漠、消极的态度去对待生活 。而实际上,你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生活,生活同样会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你 。一个陷入孤独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只能与贫穷、落后和愚昧为伍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坐上了高速奔驰的列车,而每个人都陷入了焦虑与抵斥,固守着自己的一份孤独,这样的孤独会使人走向冷漠,最终如马贡多城一样灰飞烟灭,消失于无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