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晚春》教案写法怎么样?( 三 )


2 .由已学过的《马说》、《捕蛇者说》、《少年中国说》等篇总结出:“说”是议论,“说”前的文字提示了文章的论题,“师说”这个标题,表明“说”的对象是“师” 。
3.韩愈为什么要专以“师”为论?
①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他大力鼓吹儒学,反对佛老,并希望借提倡先秦两汉古文传统的名义来扭转当时写文章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的歪风,这就要靠师承关系大力宣传并推行自己的主张,于是“师”的地位显得异常重要 。
②当时在士大夫阶层中间,从师学习的风气衰落到了极点(举与韩愈同时代的柳宗元写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有关内容为佐证),因此韩愈要靠师承关系推行自己的政治和文学主张非常困难 。
所以,韩愈在勇敢地“抗颜为师”的同时 。写了这一篇《师说》,向歪风盛行的社会高声倡导他“从师学道”的主张 。
(二)诵读课文第 l 段 。
1.以第 1 句为例提示要重视停顿和重读 。
古之学者/必有师 。重读“必” 。“必”语气坚定,斩钉截铁,表现了韩愈向“流俗”挑战的决心 。
2.齐读第 1 段 。
提示:①不仅要读得准确,而且要读出“抗颇为师”的气势 。②句中的“也”表语气停顿.应顿在“也”后,作用是强调“也”前的词语(“闻道”) 。
(三)研习第 1 段 。
1.认识“师”的意义和职能 。
韩愈说的“师”,有特定含义,非指“童蒙之师” 。他认为“师,必须具备三种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道”,就是儒家以仁义道德为中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整套大道理 。即擂家道义 。“业”就是“经传六艺”等阐释儒家道义的经典 。“惑”则指在“传道”、“受业”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间题 。“受业”的“受”与今“授\\'为一对
古今字 。“受”甲骨文中是一只手把东西交给另一只手,所以无论“接受”、“交付“都用这个字 。后造“授”表交付,“受”才单表“接受” 。这种情况语文课本也归入通假一类 。
2.认识“师”的职能之间的关系 。
讨论:“师”的三个职能有无主次之分?哪一个是最终目的?
明确:“受业”是为了“传道”,而“解惑”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业”,从而理解“道” 。所以“传道”是根本职能 。若不是这样的“师”,就无法完成鼓吹儒学、推动古文运动的任务 。
学生翻译“师者”一句,先直译后意译 。(兼及“所以”用法 。)
3 .认识韩愈“传道”之说的价值 。
韩愈打破了仅仅把“师”的职能看作教书识字的世俗局限,指明了“师”的根本作用就是通过“传道”扭转世风,这点古今有相通之处 。
学生讨论古今师道的异同 。明确:古今“道”、“业”、“惑”的时代及阶级内容有所不同 。但韩愈师道之说将“传道”列于首位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