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开卷诗是和结尾诗是什么( 三 )


白话文诙谐有趣 , 间或有狡黠、奸猾之处 , 颇有西域语趣;大量赞赋诗词 , 大量华丽绮靡辞藻铺陈堆砌 , 描绘出华丽富足、祥和自由的仙界风光、妖魔洞府;刻画出形象毕肖的神仙形象、妖魔形象等等 。
让读者满眼珠光宝气、玉宇琼枝、如梦如幻、恍如仙境 。
这些“仙境”在佛教来说并非仅仅是幻象 , 确实是佛教统治理念下应有的风景 , 印度确实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王公、贵族阶层 , 千百年来都能过上比较安康、富足的生活 。
佛教适合城邦制 , 往往能“饶益”一方土地!《西游记》更加市侩化 。
《西游记》大量降妖伏魔历险情节设计 , 与佛教重视“力”、“无畏”有关 。
646年 , 玄奘口述西行见闻 , 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 。
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 , 没有什么故事 。
直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 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 。
从此 , 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 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 , 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 , 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
吴承恩也正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 , 经过艰苦的创造 , 完成了这部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伟大文学巨著 。
对这些形象的刻画 , 即使是信手拈来 , 也无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
《西游记》不仅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 , 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
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 , 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 幽默诙谐的语言 , 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 《西游记》艺术宫殿 。
《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 , 是成功地创造了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 , 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 。
他有无穷的本领 , 天不怕地不怕 , 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 。
他有着人性 , 神性和猴性三重特点 。
大英雄的不凡气度 , 对师父师弟有情有义 , 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 , 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 , 是为人性 , 毛脸雷公嘴 , 山大王则是猴性 , 而七十二变 , 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 , 则是神性 。
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 。
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 , 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 , 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 , 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 , 决不退却低头 。
这就是孙悟空 , 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 。
大闹天宫的桀骜不驯 , 与西天取经相比似乎改变许多 , 其实悟空的个性仍然没有变 , 比如在骗取妖怪的二件宝物 , 让玉帝派人装天 , 威胁道:“若不从 , 即上灵霄宝殿动起刀兵 。
”在得知妖怪是观世音菩萨所派 , 咒她“活该一世无夫” , 对如来佛祖更是以“妖精的外甥称呼” , 孙悟空 , 这么一个不“听话” , 不为强势屈服的硬汉子 , 跃然纸上 。
西游记中喜欢的句子及赏析 五百年桑田沧海 ,  顽石也长满青苔 ,  长满青苔 。
五百年桑田沧海 ,  顽石也长满青苔 ,  长满青苔 。
只一颗心儿未死 ,  向往着逍遥自在 。
逍遥自在 哪怕是野火焚烧 ,  哪怕是冰雪覆盖 ,  依然是志向不改 ,  依然是信念不衰 。
蹉跎了岁月 ,  激荡着情怀 ,  为什么?为什么? 偏有这样的安排 。
为什么?为什么? 偏有这样的安排 。
为什么?为什么? 偏有这样的安排 。
为什么?为什么? 偏有这样的安排
西游记的资料《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 名为《西游记》的著作主要有三部:其一为元道士丘处机的地理著作《西游记》;其二为杨景贤的杂剧《西游记》;其三为“华阳洞天主人”(一般认为是吴承恩或李春芳)的小说《西游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