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篇鉴赏古诗

绿衣
----永恒的招魂曲
【原文】
绿兮衣兮,
绿衣黄里① 。
心之忧矣,
曷维其已②。
绿兮衣兮,
绿衣黄裳 。
心之忧矣,
曷维其亡③ 。
绿兮丝兮,
女所治兮④ 。
我思古人⑤,
俾无訧兮⑥ 。
絺兮綌兮⑦,
凄其以风⑧ 。
我思古人,
实获我心 。
【注释】
①里:指在里面的衣服 。②曷:何,怎么 。维:语气助同,没有实 义 。已:止息,停止。③亡:用作“忘”,忘记 。④女:同“汝”,你 。治:纺织 。⑤古人:故人,这里指亡故的妻子 。⑥俾(bT):使 。訧 (yoU):同“尤”,过错 。⑦烯(ChT):细葛布 。綌(Xi):粗葛布 。⑧凄:寒意,凉意 。
【译文】
绿外衣啊绿外衣,
绿外衣里是黄衣 。
心忧伤啊心优伤,
忧伤何时才停止?
绿外衣啊绿外衣,
绿衣下面是黄裳 。
心忧伤啊心忧伤,
忧伤何时才淡忘?
绿色丝啊绿色丝,
丝丝缕缕是你织 。
我心思念已亡人,
使我不要有过失!
细葛布啊粗葛布,
寒风吹拂凉凄凄 。
我心思念已亡人,
你仍牢牢系我心!
【读解】
悼亡也属于在今天已经过时了的古典情怀 。斯人已去,此情 却在 。睹物思人,黯然神伤 。两情殷殷,永驻心间 。时间和空间 都难以永恒,惟有经过时空淘汰而积淀在心灵深处的情思,可以 留下岁月的踪迹 。
如今变幻太快的时空,匆匆的生活节奏,令人眼花缘乱的花 花世界,早已把心灵打磨得十分粗糙,十分迟钝,十分轻浮,十 分疲惫,十分健忘 。太多的诱惑,无边的欲望,连上帝都快要忍 耐不住了,更何况凡胎肉体的俗人!大伙儿一起裹挟着物欲、情 欲、金钱,在强刺激的漩涡中作自由落体式的堕落 。
当灵魂在欲望中无限膨胀之时,它本身剩下的就已经是个薄 膜状的空壳,再也没有任何内核,再也容不下任何属于人的、属 于心灵的内容 。
魂兮归来 。
这是纯真的心灵的呼唤 。斯人虽已去,但天堂之中是会回应 这旷古的呼唤的 。天堂虽然遥不可及,心灵却是指向它的 。有了 这种指向,生命之舟就有了泊锚之所,不再随波逐流,四处游荡 。
悼亡是在心灵中筑起一座神圣的殿堂,把生命中最真诚、最 可贵、最理想的一切供奉起来 。对这一切的祭奠,也就为心灵本 身建造了一座丰碑,一个路标 。
当人被变成一个没有生命、没有灵魂、没有自我的冷冰冰的 螺丝钉的时候,当人被变成孔方兄和物欲的奴隶的时候,这时已 不再可能听到招魂曲,剩下的只是单调刺耳的机器的刮耳声,以 及红男绿女的嘻哈打闹声 。
对首唐诗从美学方面进行赏析 论王维诗宗教体验与审美体验之融合/佛之鱼 王维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享有了“诗佛”之称誉的诗人 。
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的佛学理论修养非常精深,历史上很少有诗人能够企及;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能坚持较为严格的宗教实践,通过对禅门妙法的透彻参悟,深得禅家三昧,以至有些诗达到了“字字入禅”的境地 。
因此,按照禅宗“顿悟成佛”、“彻悟即佛”的说法,称王维为“诗中之佛”当是不过分的 。
在王维生活的盛唐时代,中国佛学已经发展到了全面成熟的阶段 。
当时,不仅天台、三论、唯识诸宗已经具备完整的理论体系,华严与禅宗也确立了相当成熟的核心思想 。
王维与禅宗的关系当然最为密切,据其所撰的《请施庄为寺表》说,他的母亲“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褐衣疏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 。
据考证,这位大照禅师就是神秀的嫡传高足弟子,北宗禅七祖普寂 。
开元十七年,未满三十的诗人正式拜在道光禅师门下“十年座下,俯伏受教” 。
(《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这位道光禅师也是一位北宗中人 。
开元二十八年,王维在知南选的途中与南宗禅大师神会相遇于南阳临湍驿,这次会见,对王维影响极大,据《荷泽神会禅师语录》记载:“于时王侍御(指王维)问和尚言:若为修道得解脱?答曰:众生本自心净,若更欲起心有修,即是妄心,不可得解脱 。
王侍御惊愕云:大奇 。
曾闻大德,皆未有作如此说 。
乃为寇太守、张别驾、袁司马等曰:此南阳郡,有好大德,有佛法甚不可思议 。
寇太守云:此二大德(指神会与北宗禅僧惠澄)见解并不同 。
王侍御问和尚,何故得不同?答曰:今言不同者,为澄禅师要先修定以后,定后发慧,即知不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