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教学反思怎么写?( 三 )


(三)就地取材,使预设与生成完美结合
在教学设计时,我原本是想通过文言文的三读“读通,读顺,读美”来达成教学目标,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把语文教学的关注点放在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上!谁知学生居然对雪没有具体的概念!当发现阅读主体的个人体验游离文本之外,我一下子没有找到两者之间的契合点,有点慌但却想不能阻止学生们的声音,所以继续请同学们说下去,而学生居然又说出了一个与教师预设完全不同的声音,并且完全基于自己对生活的认识,预设与生成产生了偏差!幸好,一场及时的雪,使学生在有趣的观察和实践中得到更多的认识,这堂课总算是有了一条漂亮的尾巴!可是,如果没有那场及时雪呢?看来,“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绝不能成为一句口号!
回顾这次课堂教学因疏忽带来的意外,从最初的胸有成竹,到后来的慌乱、紧张和当机立断,以及最后的惊喜,我再一次深刻地认识到:语文教学,决不应拘泥于原有的教学设计,要放飞学生的心灵,让他们自由翱翔!要知道,学生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视野就有多大!而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更应在深入研读和挖掘文本的同时,全面了解把握学习主体的情况,正确使用和处理文本,重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根据课堂教学的发展实际,灵活地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超越预设、创造精彩!

《咏雪》教学反思怎么写?


在新的学年里,带领新的班级,身为语文老师的我既紧张又欣喜 。虽然只有一个班的语文课,但我对每一堂课都认真地和其他老师讨论、积极准备着 。
这次汇报课《咏雪》,文章篇幅短小,文意简单,文章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客观地写出 。虽然没有直观评论,但文章最后对谢道韫身份的补充;让我们很快就可以了解到谁的更好 。现阶段学生接触的文言文较为简单,理解不是难事 。
文章简短,自以为备课充分,预设环节清晰简洁,自然流畅 。课前,我预设是:以诵读带领学生疏通文意 。首先,听朗文 。过程中我让学生注意生字词和朗读节奏,并整体感知课文 。随后分小组齐读,找同学示读,在他们读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读错的字,然后就写在黑板上,读完后给他们纠正 。然而,由于我的疏忽朗文出现错误,同时多音字板书时没有将词语书写出来 。没有做到严谨教学 。将近十分钟的时间,我认为很有必要 。读了几遍课文,学生从整体上对文章的内容有所感知 。
随后进入到了“译读课文”环节 。我原本设定,先让同学提出预学阶段不理解的重点字词由学生协助讲解,随后小组讨论通篇文章的翻译 。这样可以培养了学生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或许是因为紧张看错时间,将学生展示时间缩短;同时又没有将“咏雪”的精采句子进行解析 。随着铃声的响起,就不得不中间掐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