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孤独之旅》教学设计写法怎么样?( 四 )


3、“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感到自己的渺小和软弱
4、梦到母亲,哇哇大哭,“我要回家”──幼稚软弱,已经受磨练
5、遇到暴风雨时的种种表现──镇定、勇敢、坚强、负责
6、找到鸭子又迷路时,他哭了起来──情绪的发泄 。是委屈的,激动的哭
7、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想起母亲……长大了,坚强了──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勇敢坚强的面对现实
8、他惊喜地发现鸭下蛋了──成长的自豪和骄傲
总结:杜小康由害怕孤独到能面对孤独到勇敢战胜孤独,作者用这些细节描写的语句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了主人公人生成长的过程 。
分析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
五、赏析环境描写
文章的成功之处是对人物的成长过程采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心理变化的轨迹,而文中环境描写也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找出有关语句并分析 。
1、鸭群──向芦苇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天地空旷,在杜小康听来这叫声显得无比寂寞;晚上鸭群“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觉 。鸭子的恐惧感衬托了主人公的恐慌,鸭子们“觉得自己成了无家的漂泊者”更是主人公心理的写照 。鸭子越长越大,是它们使杜小康成长 。当暴风雨来临之时,杜小康勇敢地追赶鸭群,他经受住了“磨难”,“长大”“坚强”了 。鸭子们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鸭子和杜小康都经历了自己的成长过程 。
作用:鸭子是杜小康成长的借助;它们与杜小康一起成长 。
2、芦苇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害怕”“胆怯” 。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浩浩荡荡的芦苇”,就不再“恐慌”了 。恐惧只是心理的折射 。
作用:它们使杜小康在恐惧中成长 。
3、风雨──芦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 。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 。杜小康表现了成人般的勇气与坚强,在暴风雨中搏斗 。
作用:给杜小康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
总结归纳: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能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也为人物活动提供舞台 。分析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
六、理解“孤独之旅”含义(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深层次地理解主题)
1、孤独之旅:杜小康在孤独之中成长的过程 。
2、“孤独”可以概括为两点:
⑴杜小康因为家道中落,不得不失学 。离开同学、学校,对一个少年来说,是无比痛苦和寂寞的 。失去一起长大的伙伴,也就等于失去成长道路上的朋友、依靠 。不仅如此,离开小伙伴.也等于失去了充满童真童趣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