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密码》读后感如何写?( 二 )


类似的解释,还发生在《蒙娜丽莎》、《维特鲁威人》等达·芬奇的名画上,仅这些似是而非的故事,也许就足以吸引你的了 。难怪这部小说是如此引人入胜 。
还得重复那句话,作为一部世界畅销的小说,自是有其过人之处 。

《达·芬奇密码》读后感如何写?


我还从未遇见过这样的小说:情节的每一次曲折都扣人心弦,人物的每一个动作都无法预见 。自从我偶尔读到它时,这本小说就以它独特的魅力把我征服了 。
古文字学家罗伯特·兰登是此书的主角 。卢浮宫博物馆的馆长邀请他到巴黎单独会面,当兰登赶到巴黎时,却发现馆长已被人谋杀 。馆长临终前,留下了一大串神秘的密码,并要求孙女索菲娅与兰登一起通过破译层层的密码 。而在这些神秘字符的背后,竟隐藏着一个千年的秘密……
这就是《达·芬奇密码》的主要情节 。书中一个个悬疑让人欲罢不能,每一次主人公所面临的危机,都令人替他捏一把汗 。一部成功的小说就是这样,无论是谁,都能把你引入书中的境地,与主人公一起经历一系列突如其来的磨难或幸福,这也就是美国人人手一本〈达·芬奇密码》的原因了 。
但是,小说毕竟是小说 。它给你的只是一时的感观刺激,就像一部大片,看过之后很快就遗忘了,至于对你的头脑有多大的影响,我看也不见得 。
我仍承认《达·芬奇密码》是一部好的小说,它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它拥有令人手不释卷的能力 。

《达·芬奇密码》读后感如何写?


看了小说《达芬奇密码》,总体感觉是,好看但不出色 。
整部小说我读了2个小时,较一般小说长,但仍未能涵盖小说中的全部内容,做了大量的速读 。比如对达芬奇另外两幅作品《岩间圣母》和《维特鲁威人》的介绍、《最后的晚餐》中犹大手势的介绍、徇山隐修会的神秘仪式等等,这些在阅读中最为吸引我另我着迷的部分,都没有在小说中得到体现 。再比如小说中兰登和奈芙到英国国家图书馆(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查找埋葬牛顿的“apope”,场面描写得格外壮观,而在小说中则修改为在公共汽车上“打劫”了一位小哥的手机上网查找,当时的感觉就是“咣当”一下 。另外,很多解迷的过程都被简化,甚至被删改,使悬念大打折扣 。虽然,这些内容可能并非必要,对于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起不到关键的作用,可是这个故事因为缺少血肉,只剩下干瘪的身体而显得逊色不少 。
缩短了读小说的长度,整部小说还是显得仓促 。说明性部分被一带而过,不由得让人放慢思路消化吸收一下,就有新的内容涌进大脑,就好像填鸭似的灌输 。小说场景的切换比较忠实原著,快速地在几行人之间切换,以此创造一种紧张的氛围 。同时,新的问题出现了 。由于每个段落都比较短,有的时候一段音乐还没有播完,就嘎然而短,转去了另外的场景,这之间通常没有匠心独到的画面转换,给人一种不连贯的感受 。相比来说,我认为电视剧《反恐24小时》在场景切换方面做得更出色一些 。而且在相同题材影片中,也认为《国家宝藏》更胜一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