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读后感怎么写?( 十 )


《三字经》开篇就讲了:“人之初 , 性本善 。性相近 , 习相远 。”意思很清楚 , 每个人生下来 , 本性都是善良的 。小时候 , 这种天性人人都很相近 , 但长大后 , 受环境和教育的不同影响 , 人的性情才有了差别 。
我觉得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在和谐社会环境 , 良好的教育氛围 , 做一个善良的人 。“融四岁 , 能让梨 。弟于长 , 宜先知 。”意思是做人首先要先孝顺父母 , 尊敬兄长 , 其次是多见识天下事理 , 懂得计算、计量 , 这才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我觉得这句话告诉我要做一个尊老爱幼 , 懂礼数的好孩子 。
读完《三字经》 , 让我想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

《三字经》读后感怎么写?


在五月份下旬 , 我认真地读了《三字经》 , 发现它还真的是“耐人寻味”呀!《三字经》向人们讲述了古代人们做人的准则 , 是一本非常具有启示性的书 。我就从其中获得了很大的收获 。
比如“昔孟母 , 择邻处 。子不学 , 断机杼 。”
【《三字经》读后感怎么写?】从中我知道昔孟母为了儿子的学习 , 不断更换他们居住的地方;如果儿子还不学 , 就让他悬梁刺股 , 可真是个好母亲!还有“玉不琢 , 不成器 。人不学 , 不知义 。”从中我知道玉如果不雕琢 , 就称不上是玉器;人如果不学习 , 就不会长知识 , 这对现代社会的人们有多大的帮助啊!在现实生活中 , 也有不少跟《三字经》沾边的`事 , 比如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尽早地成材 , 不停的转学 , 直到找到一所他认为好的学校为止 。这不跟“昔孟母 , 择邻处 。”一样吗?
现在的小孩 , 也一点也不如古代的小孩 。古代的小孩九岁就能帮父母暖被 , 四岁就能让梨;而我们却穿父母的 , 吃父母的 , 甚至花父母的 , 有人一点也没想回报父母 。真是有天壤之别 。
《三字经》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 , 它流传至今 , 仍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成就!我喜欢《三字经》!

《三字经》读后感怎么写?


《三字经》是一本国学经典 。距今已经流传了七百多年 , 家喻户晓 。《三字经》里包括道德、天文、历史、地理各方面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