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炮仗》教学反思怎么写?( 八 )


由于卷好的炮仗最后会被点燃 , 随着“嘭~啪”的声音爆炸 , 这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释放 , 幼儿非常喜欢这个游戏 , 在游戏过程中表现的非常积极 , 幼儿之间还互相提醒该如何前进 。但是每次游戏 , 随着离爆炸越来越近 , 幼儿就非常兴奋 , 以至于忽略对音乐的把握 , 而出现拥挤、散乱的情形 。可见幼儿在游戏中还是只是把自己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参与游戏 , 而并没有配合集体 , 作为集体的一份子完成游戏的意识 。或许这对于中班上学期的幼儿来说本身就是不太可能达到的要求 。回顾整个活动的过程 , 我似乎过于强调幼儿正确地按螺旋形前进 , 整个活动过程有点敢 , 而在一个课时的活动中要完成这么多事情对于幼儿来说也稍有难度 , 游戏过程的熟练和完善可以在今后的延伸活动中继续进行 , 稍稍的放慢脚步 , 也许会有另一番收获 。

《卷炮仗》教学反思怎么写?


卷炮仗是一项深受幼儿喜爱的传统活动 , 它巧妙地用集体合作走螺旋线的方式来表现炮仗的外形特点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 , 我们通常以体育游戏的方式和幼儿共同玩 。尽管在“卷”的过程中教师会不停地发出语言提示:“手拉好 , 一个跟着一个 , 卷紧一点 。”但随着炮仗越卷越大 , 幼儿的情绪会越来越高涨 , 螺旋队形也就很容易出现拥挤、碰撞、队形散乱的现象 。
分析原因 , 我认为主要是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只是把自己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参与游戏 , 而没有真正理解这个游戏是靠大家的合作来进行的 。在设计这个活动时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改变以往体育活动中已经出现的幼儿因不理解螺旋队形而盲目跟从的现象 , 启发幼儿通过探索先理解螺旋线的原理 , 在理解螺旋线原理的前提下再学习用动作表现螺旋线 。
在这个活动中 , 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突破了计划中我们预测的困难 , 在理解螺旋线特征的基础上 , 幼儿能够逐步完成卷炮仗的动作表现 。如果说传统的单一的体育活动或音乐活动只是带给幼儿浅层的感官愉悦的话 , 那么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 却是让幼儿的愉悦带有一定的理性指导成分 , 即理解了卷炮仗游戏的真正玩法 。正是在科学活动中对螺旋线的探索 , 才使得艺术活动中的卷炮仗游戏玩得更加丰富精彩 。在教师的引领下 , 幼儿围绕螺旋线这个线索 , 在探究中游戏 , 在游戏中探究 , 凸显出科学与艺术、感性与理性结合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