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晋祠公园导游词格式怎么样?( 五 )


太原晋祠公园导游词篇
2位于晋祠古建筑门前的开阔地上 。东对碧水莲塘 , 西靠晋祠古建筑 , 南北两翼 , 紧挨千顷稻田、农舍、村庄 。伏龙山是园内假山 , 山的半腰 , 嵌石题书“伏龙山” 。山脚有石洞流水 , 水从石龙口中淌出 , 流入池中 。池旁有石刻两罗汉 , 池中有石刻天女、麻姑 , 池边石虎饮水 , 状貌惟妙 , 情趣横生 。
公园中部有德隐斋 。西北部有仙翁阁 , 又称红阁 。因阁上供奉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得名 。此阁创建于明代弘治年间(1488年一1505年) , 清代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重修 。还有北极阁 , 这座明代创建、清代重修的建筑 , 古朴端庄 , 典雅不俗 , 底洞门有“古唐邨”题刻 。陶然村别居一角 , 亭秀阁明 。
晋祠公园东南部 , 是公园水乡 。这里俗称南湖 , 水色碧秀 , 湖上有三孔桥 , 桥上行人 , 桥下泛舟 , 一派江南秀色 。
太原晋祠公园导游词篇
3古建荟萃、名木杂布、风景绮丽、闻名遐迩的太原晋祠 , 地处市区西南的悬瓮山下 , 晋水源头 , 是镶嵌在黄土高原上的我国古建园林明珠 。其历史悠久 , 始建年代无考 , 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一书已有记载 , 说明晋祠在一千五百余年前 , 已有一定规模了 。
晋祠即晋侯之祠 , 原是祭祀西周初年唐方国开国诸侯姬虞(即唐叔虞)的祠堂 。后因晋水发源于此 , 改国号为晋 , 故名晋祠 。
晋祠占地4万多平方米 , 祠内林木荫翳 , 业经千余年的补葺修扩、开发建设 , 已由最初祭祀春秋晋开国君主唐叔虞的祠堂而发展成为包括各类寺庙在内的奉祀诸多人、神、佛、道的庙宇群落 , 有宋、金、元、明、清历代兴建的各种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百余座 , 是一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并且有着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建园林 , 在海内外久负胜名 。
祠内的古建筑群由中、北、南三部分组成 。中部建筑以圣母殿为中心 , 形成一条东西向之中轴线 。由祠东大门入内 , 中轴线上从前至后依次布列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钟鼓二楼、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 , 系祠内建筑的主体部分 。这组建筑布局严谨 , 造型别致 , 以风格独特、艺术与历史价值甚高而著称于世 。北部建筑东自文昌宫起 , 有锁虹桥、东岳庙、昊天神祠(关帝庙)、三清洞、钧天乐台、贞观宝翰亭、唐叔虞祠、莲池、善利泉亭、松水亭、苗裔堂、朝阳洞、开原洞、云陶洞、老君洞、待凤轩、三台阁、读书台、吕祖阁、顾亭及静怡园等 。这组建筑依地势错综排列 , 崇楼高阁 , 参差叠置 , 以宏丽壮观、幽静飘逸取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