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故事:《公公的心事》

【亲情故事:《公公的心事》】亲情故事:《公公的心事》
文章图片

作为陈家的儿媳妇 , 我最怕的事是“给公公送钱” 。老公是留美的法学博士 , 大名鼎鼎的陈律师;公公是退休的高级工程师 , 不缺钱花的知识分子 。按理说 , 给老人孝敬钱 , 皆大欢喜 , 然而 , 这事在我们家就变了味 。
老公与公公性格相似 , 内热外冷 , 不善表达情感 。他们在外人面前侃侃而谈 , 与家人沟通却直接粗暴 。婆婆去世后 , 他们相处时总感别扭 。这种微妙的关系 , 要归咎于当年老公出国的学费 。
听说 , 公公从一开始就坚决反对老公出国 , 老公哭泣跪求 , 最终立下欠条才得到第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 。欠条我偷看过 , 上面写道:陈晓刚出国读书 , 向父亲陈菁华借款6万 , 5 年为限 , 利息与银行同等 。若借款用完之后 , 陈晓刚仍未获得奖学金 , 陈菁华可勒令其回国就业……
“勒令回国就业”如悬在头顶的利刃 , 让老公一改懒散的习性 , 玩命地读书打工 , 奠定了事业发展的根基 。然而 , 他却从此对父亲冷淡起来 , 怀有莫名的疏离感 。
比如 , 我们要买房 。公公将积攒多年的积蓄倾囊而送 , 老公得知后立刻要我退回去 。最终 , 我们在同个小区里给公公买了一个小套 。事后 , 公公特意去查了房价 。得知这个小套的房价与他给我们的钱数几乎同等时 , 他郁闷极了 , 一连几个月都不跟我们联系 。无论公公给我们什么 , 老公都会换算成人民币 , 用各种方式“还回去” 。
说实话 , 我很理解公公 。工薪阶层的家庭 , 在20年前将孩子送出国 , 无疑是“倾家荡产”的投资 。公公知道 , 很多纨绔子弟在国外不学无术、花天酒地 , 所以他才出此狠招 , 逼儿子发奋 。公公的目的达到了 , 父子关系却变得冷淡 。
一天 , 我和儿子到公公家吃饭 。公公的老同事上门拜访 , 说起儿子是啃老族:“吃我们的 , 喝我们的 , 生了孩子让我们养 , 把我们当保姆使唤 , 还觉得理所应当 。老陈 , 还是你教子有方 。”公公却露出苦笑:“至少 , 啃你说明小辈需要你、信任你 , 说明你这把老骨头还有用啊 。”我体会到了公公的酸楚 。
在老公出差的日子里 , 我更多地让公公接孩子、买菜做饭、辅导功课 。时不时 , 我刻意地让公公出钱:一起逛超市他埋单 , 儿子兴趣班他付费 , 逢年过节他给儿子老师们买礼品……每次花钱的时候 , 公公脸上都浮现出“扬眉吐气”的喜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