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雨停的诗句( 五 )


一场秋雨,一思往事 。
秋天,总使人想起衰草,残叶,落红,淫雨……是的,在历代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萧索、凄凉、颓唐的象征,而在秋天这个季节里,雨的到来,似乎也带着悲伤之意……想想看,在一个斜风细雨,微波荡漾,眼底是一波又一波的美妙景象中,能不唤醒许多女孩的梦想吗?然而,秋雨是无情的,你看那边的残荷,如垂暮之年的老人,形影相吊,承受着无情秋雨的打击,滴滴嗒嗒,那是心酸的眼泪吗?也许是的,昔日的欢乐,风采都已烟消云散,怎不令人惆怅而黯然下?你看那小路边,山坡上,不再是芳草萋萋的繁茂景象了,而是一片在秋风中瑟瑟发抖的“白草” 。
还有那些树木,夏天他们枝繁叶茂、葱葱郁郁,可现在只剩下几片黄叶在光秃秃的树枝上晃动,像败军遗下的几面破旗……曾经信誓旦旦地告诉自己,只要努力一定会有成绩,也曾经想起过去的鲜花和回忆,这无非只是想保留那仅有的一点点自尊、自信 。
可一次又一次,只有眼泪和心酸,是我太天真吗?这竟使坚持成了泡影!有时候,真想离开,不禁发出“做人好难”的哀叹,可又想静静地从头再来 。
似乎也从这雨中的哀怨中,看见一个哀怨又彷徨,撑着油纸伞,默默地踟躇着,冷漠,凄清,又惆怅的结着愁怨的丁香姑娘……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渐渐发觉秋天也有喜悦,这宛如是秋雨这爱的使者带来成熟的惊喜!无法解释秋天,无法描绘秋雨,它的成熟,它的丰富,令我折服 。
金秋十月,是硕果累累满怀欢欣的季节,似...
关于雨的诗句 古诗 美文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 韩愈《初春小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
” 曾几《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
” 苏轼《有美堂暴雨》:“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
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羯鼓催 。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
” 秦观《春日》:“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
” 除了专门写雨的诗文以外,古人的其它诗作中多有描写雨及雨中景物的句子: “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 。
”(晋?张协《杂诗十首》)形容雨如散落的丝线一般密集 。
“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 。
”(《南朝陈?张正见《后湖泛舟》》写夏日骤雨初停,断虹出现在天边,上涨的湖水从缺口流出,形成一股新的水流 。
“沾衣欲湿桃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唐?僧志南《绝句》)杏花绽开时节的细雨,亲切地将要打湿衣服;扬着柳枝的微风拂面,令人感到暖和香甜,诗人即景寓情,给人以禅的意境 。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杜枚《秋思》)微雨飘洒,笼罩在雨中的池塘意境横生;好风吹来,襟袖都生温馨之意 。
“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 。
”(唐?戴叔伦《宿灵岩寺》)描写了诗人在灵岩寺(坐落于济南市郊长清县方山之阳泰山西北麓)山道上所见的雨中山间景色 。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
”(唐?刘长卿《别严士元》)细雨湿衣,不显其形;闲花落地,不闻其声,可谓描写入微 。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
”(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唯“细雨”,鱼方上浮,若大雨则伏而不出;唯“微风”,燕子方斜,若大风亦伏而不翔 。
对微风细雨中的景物体察入微,描绘的情趣盎然 。
“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 。
”(唐?杜荀鹤《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以飒飒的雨声比喻高松摇晃之声,使得景物饶有意趣 。
“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 。
”(唐?张谓《郡南亭子宴》)柳枝带雨,枝叶增重,烟雨之中,松色深重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怒涨,暮雨急骤,行人断踪,野渡舟横,动静相映,更显出野渡的清幽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花 。
”(宋?赵师秀《有约》)描绘了江南黄梅天多雨、处处蛙鸣的乡村景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