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简史》读书笔记怎么写?( 十 )


作者在这章预示了一个“可怕”的未来,即几十年后(2050),大部分人在工作上可能变得无足轻重,被算法和机器取代 。在AI逐渐发达的今天,这已经不是像20世纪初预言纽约到北京只需10多个小时那么天方夜谭,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实 。无人驾驶汽车、卡车,AI理财专家、法务专家,医疗助理机器人,无不慢慢在成熟中 。甚至连最难被取代的创意类工作(例如,作曲家),也已经看到了通过算法机器人取代的可能 。
那么,人类社会是否能产生足够多的新工作,来弥补被机器取代的部分?现在看起来并不太现实 。其实最直接的新工作就是维护、训练那些算法机器人,但是这种工作需要极高的智力和教育水平,这恰恰是算法取代的低端工作人群所缺乏的能力 。固然小部分资质比较好的人可以通过教育成为合格的从业者,但是大部分人注定碌碌无为 。这个时候,人类即将面临的大挑战就是,如何处理几十亿没有工作的人?
作者提供了两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一个是“全民基本收入(UBI)”,即政府对控制算法和机器人的富豪阶层和企业征税,然后用这些税来cover其他人群的生活需求 。另一个是“全民基本服务”,即社会描述的情形 。
第一个方案无法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 。也就是说,无论穷人对现在的不公平多么愤怒,未来的不公平都将更加变本加厉!对于贫穷国家、贫穷地区、贫穷阶层的人来说,这已经是一个事实 。
第二个方案虽然对于人来说会更公平,但非常理想化,按照中国现在的发展水平来说,基本就是幻想 。谁也不知道在算法和机器统治人类之前,这会否实现 。
因此,如果你没有成为跃升数字统治阶层的野心,对于自己和下一代的未来,那么最好的出路可能就是寻找一个能够保障全民最低福利的地方,一直生活下去 。

《今日简史》读书笔记怎么写?


无知,第15个议题,也是“真相”主题下的首个议题 。作者最想告诉你我的一句话是“你知道的比你想象的少 。”
关于无知,最让人耳熟能详的,莫过来自苏格拉底的“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
相信在你过去的生命历程中,曾不止一次地,经历过下述场景:遇到某个自认的专业人士,信誓旦旦地向你讲述一些,他认为正确的言论,给的理由却站不住脚,因此,你也很难为之所动,结果就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听了一些人云亦云,甚至不知所云的话 。
很大程度上,你我也都曾扮演过上述场景的讲者或听者 。而这类情况得以“顺利”发生的原因,书里明确指出,是因为人类大脑的想象,总是倾向于相信自己知道更多 。
拥有这样的想象,也是有好处的 。很大程度上,人类能够延续到今天,也正是靠着这样的想象 。书中将这种想象描述为“知识的错觉” 。这种错觉带来的好处是,它让我们继续愉快地生活,并让一切有迹可循,有效避免无谓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