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知句法有渊源”出自哪一首诗词?( 六 )


有了这种真正的爱情 , 即使一年一度相逢 , 也是美好的 , 可贵的;没有爱的结合 , 哪怕终生朝夕厮守在一起 , 也没有意味 。
从这里可以明显看出 , 作者对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看法 , 对爱情的看法 , 和那些通常的观点是迥然不同的 。
在作者看来 , 织女是真正的高尚的爱的胜利者 , 并不是失败者 。
织女是很值得羡慕的 。
这一句实际上是在为全词的最末一句张本 。
下阕:柔情似水 , 假期如梦 , 忍顾鹊桥归路?遥接上阕暗度相逢的意思 。
由暗度到相逢 , 由相逢到深入刻画相逢后的情景 , 层次很分明 。
柔情似水 , 是说这织女会牛郎时的一片柔情 , 比眼前的银河水还清、还柔 。
以水比情 , 情深似水 , 水柔似情 。
两者联系起来 , 起到了互相衬托又互相深化的作用 。
佳期如梦 , 一年一度相逢 , 不知有多少情怀要倾诉 , 乍一相逢能没有如梦的感觉吗?这一夕相逢的佳期能不如梦境一般美好吗?这样深情的一对 , 能够暗度相逢 , 而且一年仅此一夕 , 他们能舍得分开吗?然而不愿意回去而又不得不回去 , 还得走鹊桥之路 , 这就是恨之所在 。
这一句极力渲染织女感情之深厚、真挚 。
联系着银河之水 , 联系着鹊桥之路 , 由情及景 , 由景及情 , 更由情景而深入到人物心理状态的揣摩刻画 , 委婉含蓄 。
这正是婉约派词人的特色 。
两情若是久长时 , 又岂在朝朝暮暮 。
只要两个人的爱情真正是海枯石烂 , 真正是地久天长 , 又何必要朝朝暮暮厮守在一起? 这首词共五十六个字 , 和一首七律的字数相当 , 只是句法不同 。
它写了纤云、流星、金风、玉露 , 迢迢的银河和银河上的鹊桥 。
它又写了织女的巧 , 织女的恨 。
她悄悄地度过银河 , 步过鹊桥 , 去赴一年一度梦寐以求的佳期 , 心中充满柔情;她一往情深地只顾向鹊桥那边走去 , 一点也不考虑一夕过后 , 仍要从这桥上回来 , 还要去忍受那年复一年的隔绝分离之苦;她只感到两情的久长和这一夕相逢的珍贵和欢乐;她并不追求朝朝暮暮厮守在一起 , 觉得这美好的一夕 , 就胜过了人间的无数 , 就是永久 。
这就是七夕织女的情怀 。
作者处处巧妙地融情于景 , 在情景交融中去创造人物形象。
这个人物形象是有血有肉的 , 是完整丰满的 。
两情若是久长时 , 又岂在朝朝暮暮!传恨和两情久长 , 暗用白居易《长恨歌》中……
如何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中国的古典诗歌博大精深 , 鉴赏古诗 , 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诗词文体知识 , 就有可能因盲目而被动 。
其次 , 还应对诗歌的格律知识有比清楚的了解 , 诸如句法、用韵、对偶、词牌、曲牌等知识 。
再次 , 还要充分把握诗歌的特点:高度概括性、生动的形象、强烈的抒情性、鲜明的音乐性 。
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 , 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 , 掌握诗歌种类的特点 , 有助于整体上理解诗歌 。
应该着重掌握山水诗、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这几类诗 。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 , 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 , 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评价和鉴赏 。
语言大致有这些类型:1 清新 。
其特点是选用语新颖 , 不在俗套 。
2 平淡 。
也称质朴 ,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直接陈述 , 或用白描 , 不加修饰 , 显得其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
3 绚丽 。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 , 绚烂的文采 , 奇幻的情思 。
4 明快 。
其特点是斩钉截铁 , 一语破的 。
5 含蓄 。
其特点是重在言行 , 常常不是直接叙述 , 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 , 言此而意他 , 或引而不发 , 或欲说还休 , 让读者去体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