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地三岁半”出自岑参所写的哪一首诗

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 。
登凉州尹台寺
作者:岑参 (唐)

描写梨花诗词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的意思 “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出自:《登凉州尹台寺》,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塞外踏春诗 。
此诗描写了北地边塞特殊的景色、特殊的建筑、特殊的人物,表现了漠北生活恬淡、放旷的一面 。
凉州指现在的甘肃武威 。
登凉州尹台寺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 。
因从老僧饭⑴,更上夫人台⑵ 。
清唱云不去⑶,弹弦风飒来 。
应须一倒载,还似山公回⑷ 。
[1] 作品注释⑴因:副词,于是 。
⑵更:复再 。
⑶云不去:典出《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
秦青弗止,饯于郊衢 。
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
”⑷山公:即晋山简 。
据《晋书·山简传》载,山简镇守襄阳时,“诸习氏荆土豪族有佳园地,简每出游嬉多之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 。

【“胡地三岁半”出自岑参所写的哪一首诗】

时有儿童歌曰:‘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 。
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 。
时时能骑马,倒著白接罗 。
’” [2] 作品译文在这塞外苦寒之地,直到三月春半时,梨花才开始绽放 。
于是我同寺中的老僧吃完饭,又登上了夫人台 。
那清越的歌声令白云停遏,那优美而淡雅的琴韵像清风飒然吹过一般 。
我也应该倒骑着马,像山公那样酩酊大醉而归 。
...
“胡地三岁半”出自岑参所写的哪一首诗

反映边疆将士的有关诗句 历代咏王昭君的诗歌赏析王昭君,名嫱,汉元帝时宫人 。
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 。
元帝后宫嫔妃宫人很多,不得常见,于是让画工图形,按图召幸 。
宫人皆赂画工,昭君自恃容貌,独不肯与 。
工人乃丑图之,遂不得见 。
后匈奴入朝,求美人,呼韩邪来朝,帝以宫女五人赐之 。
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 。
上按图以昭君行 。
及去,召见昭君貌为后宫第一,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 。
帝见大惊,悔之,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故不复更人 。
乃穷案其事,画工毛延寿弃市 。
昭君嫁到匈奴 。
生二子 。
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 。
昭君上书汉成帝,想回故乡 。
不料汉成帝竟下诏令其“从胡俗” 。
而当时胡俗是“子烝其母”,她只好嫁呼韩邪的儿子雕陶莫皋,又生了儿女 。
雕陶莫皋与王昭君过了十一年的夫妻生活而去世,王昭君在幽怨凄清绝望中死去,葬在大黑河南岸,墓地至今尚在,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南五十里的黄河岸边,据说入秋以后塞外草色枯黄,惟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葱一片,所以叫“青冢” 。
王昭君是我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
“昭君出塞”的故事,一直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演绎着 。
千百年来,咏王昭君其人其事的诗歌多如牛毛,数不胜数,但大多数诗歌的立意是抒写王昭君的离愁别恨、惋惜她的红颜薄命 。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颜 。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
——李白《王昭君》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其二李白的诗,对王昭君充满着惋惜、同情 。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下魂 。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这是杜甫经过湖北秭归明妃村,感王昭君故事而作 。
杜甫此诗集中地抒写她的怨恨 。
`自矜骄艳色,不顾丹青人 。
那知粉绘能相负,却使容华翻误身 。
上马辞君嫁骄虏,玉颜对君啼不语 。
北风雁急浮云秋,万里独见黄河流 。
纤腰不复汉宫宠,双蛾长向胡天愁 。
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 。
谁怜一曲传乐府,能使千秋伤绮罗 。
----刘长卿《王昭君歌》感叹昭君自恃美貌,不肯贿赂宫廷画师,结果酿成自身悲剧 。
汉 使 却回 凭 寄 语,黄 金 何 日 赎 蛾 眉 。
君 王 若 问 妾 颜 色,莫 道 不 如 宫 里 时 。
---- (唐) 白 居 易《王 昭 君》其 二 诗人们大多从王昭君未能受皇帝宠幸的角度抒发她的红颜薄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