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地三岁半”出自岑参所写的哪一首诗( 四 )


胭脂长寒雪作花,媚眉憔悴没胡沙 。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
其二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 。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
唐白居易作品明妃风貌最娉婷,合在椒房应四星 。
只得当年备宫掖,何曾专夜奉帏屏 。
见疏从道迷图画,知屈那教配虏庭 。
自是君恩薄如纸,不须一向恨丹青 。
唐卢照邻作品昭君怨(卢照邻)合殿恩中绝,交河使渐稀 。
肝肠辞玉辇,形影向金微 。
汉地草应绿,胡庭沙正飞 。
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归 。
赏析卢照邻(唐)的《昭君怨》选自全唐诗:卷19_41全唐诗:卷42_7 。
诗歌以嗟叹起句,“合殿恩中绝”,指皇上的恩德被阻绝不能下达 。
古诗《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诗人在此熔炼这首古诗,既交代了昭君的身世,又蕴藉着弃捐之意、艾怨之心。
“交河使渐稀 ”,是进一步阐明“ 恩中绝”的 。
昭君初嫁时,朝廷还时常派使臣去探望,到后来连使节也逐渐稀少了 。
足见皇帝已经将忠义之人忘却了,恩义断绝 。
因为“ 交河使渐稀 ”,引起昭君对往事的回忆:“肝肠辞玉辇,形影向金微。
”当年自己肝肠寸断地辞别了汉宫,形单影只走向遥远而陌生的胡庭 。
她顾影自怜,一步一回首,恋恋不舍 。
背井离乡何其悲凉!因为永世不能回去,所以就更加思念故乡,由眼前匈奴景色想到故国景色 :“汉地草应绿,胡庭沙正飞 ”,一边是尘土飞扬,风沙肆虐,一边是草色葱绿春意盎然 。
两相对照,衬托出人物的内心忧伤 。
这里诗人寓情于学,以有声有色的对比诗句,将人物的哀怨忧思抒发得淋漓尽致 。
“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归 ”,这两句诗直抒胸臆 ,诗中主人公的感情闸门似乎终于打开,千般怨,万般恨,喷发而出,化作一个愿望:象雁儿一样一年回来一次 。
此处意由象外点:象鸿雁那样自由是不可能的,她的愿望只能空留遗恨 。
宋杨万里作品昭君怨·咏荷上雨 杨万里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
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
作者的词和诗一样,都善于描写事物的动态 。
钱钟书的《谈艺录》说:“以入画之景作画,宜诗之事赋诗,如铺锦增华,事半而功则倍,虽然,非拓境宇、启山林手也 。
诚斋、放翁,正当以此轩轾之 。
人所曾言,我善言之,放翁之与古为新也;人所未言,我能言之,诚斋之化生为熟也 。
放翁善写景,而诚斋擅写生 。
放翁如图画之工笔;诚斋则如摄影之快镜,兔起鹘落,鸢鱼跃,稍纵即逝而及其末逝,转瞬即改而当其未改,眼明手捷,踪矢蹑风,此诚斋之所独也 。
”象过首词明明题作“咏荷上雨”,一开始反从“午梦”入笔,起手便不同凡响 。
假如是梦见阴雨倒还罢了,谁知梦见的正是满湖烟雨,氤氲香气,作者正在这迷人的环境里荡舟花底 。
——这些描写好象跟主题风马牛不相及,其实是用西湖烟雨衬托庭院荷池:西湖的美景是公认的,那么词篇就已暗示给你,院中的雨荷有着同样的魅力 。
更向况梦中的香正是院池荷花的清香呢!散发的“梦初惊”后该是知道身在家中了,然而他却以为还在扁舟,因为他把荷上雨声误作成了雨打船篷声 。
这里描写已醒未醒的境界,既自然,又别致,而且更加缩短了西湖与院池的距离 。
“却是”以下完全离开梦境,并在上半阕已打好的基础上开始了对“荷上雨”的正面咏写 。
“池荷跳雨”指急雨敲打荷叶,雨珠跳上跳下的样子 。
接下去,作者把荷叶上面晶莹的雨点比作真珠,说这些真珠随着荷叶的跳动忽聚忽散,最后聚在叶心,就象一窝泛波的水银 。
这些描写动荡迷离,而且比喻新颖,都是“人所未言”者 。
再说,作者用变幻的手法,把“稍纵即逝”“转瞬即改”的景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词篇的形式同内容一样,活泼而不受羁绊,也体现了杨万里“活法”在抒情写景方面的特殊作用 。
吟咏昭君的诗句 比较出名的有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