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赞美保洁员的诗歌( 五 )


而春天的枝头呢 , 那种绿 , 很难用笔画出 , 最顶级的画家 , 也难描摹其万一 。
而那种绿 , 若能袭上心头 , 你便独占了一树春风 。
白诗云:“一树春风千万枝 , 嫩于金色软于丝 。
”是指早春的细柳 。
春天的睿智湖畔 , 此时也种上了棵棵细柳 。
细柳随风摇摆 , 款款而舞 , 都是春天的气息 。
闭目细听 , 耳边是一声又一声春天的脚步 , 微风吹过 , 淡淡的草香 , 那湖畔的绿草也已装点了睿智湖的春天 。
于是吟诗一首:“清风细柳徒相惜 , 绿染春湖一半泥 。
平地清风惊老雁 , 踏花飞马践铁蹄 。
”此时 , 我愿乘一匹快马 , 将那一湖胜景尽览 。
眼前 , 万里春光笔下生 。
春光融融之时 , 也有“踏花归来马蹄香”的意境 。
草地铺成了一副绿色的画卷 , 再过几天 , 那冬眠的蜜蜂与蝴蝶苏醒过来 , 也来闹春 , 戏花的蝴蝶是最不甘寂寞的 , 翻飞着 , 嬉闹着 , 诉说着一段缠绵的春情 。

【八大赞美保洁员的诗歌】

春风吹绿了湖面 , 吹绿了我的心田 。
此时 , 我愿用我的笔 , 描摹一幅春光的画卷 , 将它献给每一个爱着我们学校的科技学院人 。
赞美建筑的诗词或散文 我们曾见到太多与赞美生命意义相反的建筑 , 比如藐视生命的建筑、压抑生命的建筑、调戏生命的建筑 。
建筑的本质绝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的空间 , 或钢筋水泥构成的物质体 , 尼采说:“在建筑中 , 人的自豪感、人对万有引力的胜利和追求权力的意志都呈现出看得见的形状 。
建筑是一种权力的雄辩术 。
” 确实 , 很多人只把建筑看作是人类社会物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它满足我们人类的现实功能需求;为人类遮风挡雨 , 提供庇护场所 。
实际上 , 在此之外 , 建筑创造出的特定空间会影响人的心理感受与本能 , 甚或引起我们心灵的共鸣 , 比如古希腊的建筑会让我们觉得雄伟 , 古罗马的建筑会让我们称奇 。
一定程度上 , 建筑记录、承载了社会文明的发展与变革 , 所以不论是古希腊文明还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 还是古老的中华文明 , 神庙、金字塔、教堂、皇宫 , 无一不是统治者权力意识的彰显 。
因为建筑 , 尤其是纪念性公共建筑 , 大多是在社会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不充分的条件约束下的分配结果 , 这使得建筑有了象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或一个时代的意义 , 事实上 , 它是权力的政治判断 。
而权力 , 是属于基于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
建筑本身既是一种工具 , 又是一种极有象征性与表现力的语言 。
这种工具和语言的使用和掌握 , 从来都是在权力者手中 , 于是 , 建筑在中国古代是“大人的事 , 匠人的活儿” , 甚至于匠人都未必能留下名字 。
中国的传统民居建筑式样不是从功能、使用出发 , 而是从儒家的“礼”出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一个四合院是按尊卑长幼的秩序来排列 , 是按三纲五常的秩序来先后 , 小到民宅 , 大至皇宫 , 无不是如此 。
西方的古典建筑虽然没有这种权力的彰显 , 却是以另一种秩序表现:神权、王权 , 等级巍峨 , 高大 , 神圣化 , 从而使人匍匐于地面 。
到了文艺复兴以后几百年 , 这种神权才让位于世俗的权力王权 , 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
这里我引用一段话 , 它把建筑与所谓尊严、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说得太透彻了: “今天我们的大城市都缺少能代表城市形象的伟大建筑 , 而它们或许会被认为是整个时代的象征 。
古代城市便是如此 , 每座城市都是有自己引以为傲的独特建筑 。
但是 , 古代城市的特征并不是由私人建筑定义的 , 而是那些社会公共的作品 。
因为通过这些公共建筑看到的不是个人的财富 , 而是整个社会的财富和伟大 , 它们不为时代私有 , 它们将永恒不朽! 除非将古代的国家建筑与私人房屋放在一起比较 , 否则我们就永远不会明白将公共建筑放在第一位是何等重要!在那些古代世界遗留下来的废墟和遗迹中迄今屹立不倒 , 能使我们不由生出敬仰之情的并不是什么商业中心 , 而是教堂、神殿和国家建筑 , 也就是社会公共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