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灞桥”的古诗有哪些?( 二 )
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 。
自号颍滨遗老 。
卒,谥文定 。
5. 韩愈(768~824) 字退之,号昌黎,故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公,故世称韩文公,唐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另有祖籍邓州一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 。
“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 。
而韩愈世居昌黎,故又称韩昌黎) 。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
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提出“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的主张,反对六朝以来骈偶之风 。
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
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称 。
写景的诗句 要求 唐诗 宋词 元曲 现代诗 各一个 唐诗:《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宋词:《秋波媚》【宋】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
元曲: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现代诗:白桦(俄)叶赛宁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
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
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
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
有关霸陵的诗词忆秦娥·李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灞陵:即汉文帝陵,在长安东,附近有灞桥,唐人折柳送别的所在.
关于杨柳的诗词有哪些? 离别诗词与杨柳杨柳的千种风姿,万种风情,无不洋溢着诗意 。
历代文人墨客尤其宠爱它,以柳入诗的大概不下几千首 。
成为千古名句的就有陶渊明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贺知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刘禹锡的“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韩愈的“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高鼎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毛泽东的“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
杨柳走进诗词,为诗词增色;诗词装扮杨柳,使杨柳传情 。
从《诗经》开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就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 。
天下千树万树,“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人们送别偏要折柳写柳,这是因为“柳枝依依”,含情脉脉,“条条有情”的缘故 。
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 。
“柳”者,“留”也,“柳”、“留”二音相谐,因而“折柳”相留,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 。
折柳送别,自汉朝以来就有了 。
南朝乐府民歌有“上马不促鞭,反折扬柳枝,碟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
”反映了那时赠别,马上的、马下的都折柳 。
送别难免有离别之苦,古代人们所处的环境与条件,使离别后的重逢成为十分不易的事情,有的甚至成为永别 。
离别就这样表现了生命的不自由,为了生命价值的实现,人们不得不承受空间阻隔的痛苦,承受走向未知的恐惧,承受与亲朋好友故乡故土告别的感情折磨 。
这一切,都使别离蒙上一层悲切忧伤痛苦迷茫的情调,尽管春光无限,人们也会黯然伤神 。
“杨柳岸”成了凄苦离愁的地方,“烟柳断肠处”道明了柳的意境就是凄婉哀怨 。
到了唐朝,折柳送别更是盛行,长安灞桥,专门种植了许多杨柳,供人们离别时候攀折 。
据《三辅黄图》说:“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 。
汉人送客此桥,折柳赠别”故又名销魂桥,从汉、唐 以来,这儿不知演过多少人间悲剧,也不知有多少文人学士将它摄入诗篇 。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年年柳色,灞桥伤别”,可见,在灞桥握别的离情有多么深厚,诗人把送别离恨写得销魂蚀骨 。
“为近都门多送行,长条折尽减春风”,大家送行,走出长安都门,离人去了,长条折尽,春色又减去几分 。
- 聪明却孤单的孩子:利用“执行功能训练”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读后
- 如果人生只剩三个月
- 待老
- 王长杰医生提醒治疗子宫腺肌症要纠正“宁可用激素,也不喝这个中
- 子宫腺肌症病人为何会有“不到长城非好汉,不试中药心不死”这想
- 无法选择的“人生剧本”
- “大无畏者”恶作剧
- 不同凡响的“御者”
- 赚“以后的钱”
- 也说“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