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灞桥”的古诗有哪些?( 三 )


“会得离人无限意”的杨柳,就这样充当人们离愁别恨的载体,“千丝万絮惹春风”,留下了一串串带泪的故事 。
这些离别诗都被一种千回百结的愁肠所缠绕,被一种凄风苦雨的色彩所笼罩 。
直到王维一曲阳关三叠,高歌“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轻轻柳色新”,一场清爽明亮的朝雨,洒洗了亘古如斯、哀怨凄苦的“轻尘”,“柳色”更新,终于使离别透露出一种富于希望的情调 。
毕竟,“多情自古伤离别”,王维的“朝雨”冲不走诗人们太多的凄凉悲苦与无奈 。
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景物组成了一个萧瑟飒然的环境,再加一个别酒醒、不见情人的“我”,烘托出了离别者的内心苦楚,使读者充分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一片悲愁难己的情怀 。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 。
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当年幼柳的嫩枝,如今都已成了衰飒垂老的古柳了,真是历尽沧桑,令人触目伤怀,词人写折柳送别的人间悲剧,一个“几”字,把多少人、多少代的共同悲哀一笔写尽了 。
周邦彦的“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表面上看来是爱惜柳树,深层的涵义却是感叹人间离别的频繁,情深意挚,耐人寻味 。
元朝赵孟頫的“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 。
不因送客东城去,过却春光总不知”描写了郊外杨柳春光的美丽和易逝,以及送客时的惆怅心情 。
乔吉的“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 。
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抒写了浪迹天涯的诗人在旅途上盘缠郁结的愁思 。
“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 。
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西城杨柳弄轻柔 。
动离忧,泪难收 。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将离恨付杨柳,一片烟水凄迷中,有着太多太多的离愁别恨,浓郁得让人透不过气来,难怪“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
别离的悲哀流传到后世已经成为一种传统的情调,所以,成语中有“生离死别”一词,古语里有“悲莫悲兮生别离”的说法 。
这种暗色调的情绪,因为有了袅袅的柳枝作为意象,使得离别的伤感充满了春意与诗情 。
古人说情和景是“互藏其宅”,即情藏在景中,景藏在情中,不是抽象写情,而是写悲喜时藏有景物 。
杨柳有着袅娜的风姿,迷人的意态,“一丝柳,一寸柔情”,所以,它被赋予缠绵悱恻,哀怨无尽的情怀,这种情怀与离别的凄婉悲伤不谋而合,“杨柳依依”,“依依离情”,诗人们喜欢以柳入诗,原因大概在此吧 。
、采 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送别杨柳青青着地重,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
凉州词 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韦庄 金陵图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
试...
歌颂陕西的诗词<长安行>(一)霞染山河色,乱云天地倾 。
泉台鼙鼓动,惊起老秦兵 。
(二)赤日柏油路,无风热浪推 。
灞桥人道是,不见柳丝垂 。
(三)秋辞长安吟留别兼和大哥才识长安好,匆匆辞古都 。
灞河清浅处,柳下晚风书 。
去年去西安旅游,写了三首五绝,看看合用不 赞扬陕西的古诗和名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黄河淹华岳,白日照潼关 。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杜甫威弧不能弦,自尔无宁岁 。
川谷血横流,豺狼沸相噬 。
天子从北来,长驱振凋敝 。
顿兵岐梁下,却跨沙漠裔 。
二京陷未收,四极我得制 。
萧索汉水清,缅通淮湖税 。
使者纷星散,王纲尚旒缀 。
南伯从事贤,君行立谈际 。
生知七曜历,手画三军势 。
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 。
幕府辍谏官,朝廷无此例 。
至尊方旰食,仗尔布嘉惠 。
补阙暮征入,柱史晨征憩 。
正当艰难时,实藉长久计 。
回风吹独树,白日照执袂 。
恸哭苍烟根,山门万重闭 。
居人莽牢落,游子方迢递 。
裴回悲生离,局促老一世 。
陶唐歌遗民,后汉更列帝 。
恨无匡复姿,聊欲从此逝 。
《汉中行》宋 黄裳汉中沃野如关中,四五百里烟蒙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