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学习的课外古诗词。( 四 )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
9、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10、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1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北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
12、水调歌头(北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13、秋浦歌(唐)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
14、早春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
15、晚春(唐)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
16、劝学(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17、画眉鸟(北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
18、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
19、春日(南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20、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五年级下册课文第五课《古诗词三首》的主要内容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的古诗文有:《牧童》 《舟过安仁》 《清平乐·村居》 1、《牧童》 作者: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
《牧童》是唐朝诗人吕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收录于 《全唐诗》中 。
这首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反映了牧童生活的恬静与闲适 。
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
2、《舟过安仁》 作者:杨万里(宋代诗人)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
《舟过安仁》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
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其行为中透出了只有儿童才有的奇思妙想与聪明 。
体现了两小童的可爱与思维的敏捷 。
3、《清平乐·村居》 作者:辛弃疾(宋代诗人)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中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
《清平乐》(qīng píng yuè),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为宋词常用词牌 。
晏殊,晏几道,黄庭坚,辛弃疾等著名词人均用过此调,其中晏几道尤多 。
拓展资料: 本套丛书包括小学一至六年经语文、数学各12册 。
概括起来,丛书具有以下特色: 一、实用性 。
本套丛书与教材同步既有课内知识的强化训练,又有课外知识的拓展延伸;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
它既可以作为学生的自学资料,又可以作为教师的参考资料,还可以作为家长的辅导资料 。
二、科学性 。
丛书严格遵照新课标的要求,遵循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着眼提高能力,能于探究学习、创新教育,依次编写了基顾篇、应试篇、课外篇,通过同步滚动式训练,实现了能力层次递进的目标 。
三、灵活性 。
丛书的编写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课堂与生活的接轨,摒弃了过去那种“学生动笔做练习”的单一模式,解放了学生的脑、眼、口、手,构建了“让学生动脑思考,用嘴来说,用眼来观察,用手来操作”这样一种全新的模式,实现了学习、课本、生活、练习册之间的有效对话 。
同时还完善了考评办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积极性,促进老师、学生与家长三者之间的相互沟通 。
四、趣味性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丛书从儿童心理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设置了“趣味学”、“趣味阅读”等栏目,真正做到了一切从学生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