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韵律( 三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唐杜牧《江南春》37,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
唐祖咏《终南望余雪》38,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唐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39,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唐刘禹锡《望洞庭》40,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
唐刘方平《采莲曲》 古诗手操韵律操是一首以诗词为歌词创作的音乐和健身操,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古诗,实乃一举两得,该操一经面试,便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
浅谈格律诗(一)格律诗是指唐以后的古诗,分为绝句和律诗 。
篇式、...很好!受用!有功夫以后细琢磨,先备案收藏 。
(二)也一并收藏过来,多谢古道楼主!还有(三)吗? 浅谈格律诗(二) 说到格律诗人们爱讲“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意思是句中的第一、三、五字可以不计平仄,二、四、六字平仄不能含糊 。
其实有些句中的第一、三、五字也不能随意平仄,否则,可能出现“孤平”、“三平调”、“三仄尾”等格律诗之大忌 。
,三平调、三仄尾均须避讳 。
出现了孤平叫做“拗句”,可以救之,称为“拗救” 。
1、孤平 : 孤平,是指除了韵脚之外,整句只剩一个平声字 。
在五言平起平收句: 平平仄仄平 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 。
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七言仄起平收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 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 。
注意:犯孤平指的是平脚的句子;仄脚的句子即使只有一个平声字,不算孤平 。
2、三平调 在句尾连续出现三个平声,叫做三平调 。
这是古体诗专用的形式,做近体诗时尽量避免,而且无法补救 。
在五言的仄起平收句: 仄仄仄平平 句型中,第一个字可平可仄,但是第三个字不能用平声字 。
同样在七言的平起平收句: 平平仄仄仄平平 句型中,第一三两字可平可仄,但是第五个字不能用平声字 。
3、三仄尾 三仄尾指一句的最后三字全为仄声 。
五言的平起仄收句: 平平平仄仄 句型中,第一个字可平可仄,但是第三个字不能用仄声字 。
七言的仄起仄收句: 仄仄平平平仄仄 句型中,第一三两字可平可仄,但是第五个字不能用仄声字 。
否则就会在上联出现“三仄尾” 4、拗救 拗救有本句救、对句救、兼句救三种 。
本句救一般为第一字拗,第三字救;第三字拗,第五字救 。
对句救指对句上下相应处之拗救 。
兼句救即一字兼具既救本句又救上句之作用 。
一些特殊句式,有拗可以不救 。
一般见于绝句之第三句、律诗之第七句 。
还须强调的是,拗救只能对句救出句,不能出句救对句 。
参考文献:http://iask.sina.com.cn/b/16144645.html
中国古诗的韵律,有何讲究?古诗词韵律,是指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 。
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 。
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 。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 。
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 韵 。
所谓韵部,就是将相同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这种类别即为 韵部 。
句子押韵,不仅便于吟诵和记忆,更使作品具有节 奏、声调谐和之美 。
一首诗有没有韵,一般人都能觉察得出来,而要说明什么是韵却不那么简单 。
但是,今天我们有了汉语拼音字母,对于韵的概念还是容易说明的 。
[押韵规则]近体诗押韵有较严格的规定,总结如下:[首句可押可不押,下句必押平声韵],分述如下:偶句押韵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 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 。
例如:寄扬州韩祚判官 (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
第一二四句押韵 。
又如:登乐游原 (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首句并不入韵,二四句押韵 。
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 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 。
关于首句押韵与否的平仄规律 请参照“平仄简表” 。
只押平声韵近体诗规定,只能押平声韵,这几乎是一条死规矩,事实上 以近体诗为例,若押仄声字会感到非常拗口,所以古人都能自觉 遵守这一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