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的代表诗歌是什么?( 五 )


魏晋时期的著名诗词有哪些?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曹植:《白马篇》、《洛神赋》、《七步诗》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日益摆脱经学的影响,而获得独立的发展,开始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 。
诗歌、散文、辞赋、骈文、小说等文学样式,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
诗歌的地位仍然是最重要的 。
汉末魏初,在“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社会背景下面,文人诗歌创作进入了“五言腾踊”的大发展时期 。
这一时期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为核心,加上孔融、王粲、刘桢、陈琳等所谓“建安七子”组成的邺下文人集团,创造了“建安文学”的辉煌 。
建安文人的作品,具有“慷慨任气”这种共同的时代风格,其中曹操的诗歌,沉雄悲凉,反映了动乱的社会现实,表露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都是较为成功的篇章 。
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人称“建安之杰” 。
他的诗歌“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白马篇》、《赠白马王彪》分别是他前期和后期诗歌的代表作 。
他的散文和辞赋也表现出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著名的〈洛神赋〉美不胜收 。
“三曹”的文学作品?可以见明人张溥的《三曹集》,辑有汉末三国时期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的作品 。
曹操的诗歌,极受乐府影响,现存的诗歌全是乐府歌辞 。
这些诗歌虽用乐府旧题,却不因袭古人诗意,自辟新蹊,不受束缚,却又继承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 。
例如:《薤露行》、《蒿里行》原是挽歌,曹操却以之悯时悼乱 。
《步出夏门行》原是感叹人生无常,须及时行乐的曲调,曹操却以之抒述一统天下的抱负及北征归来所见的壮景 。
可见曹操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歌,开启了建安文学的新风,也影响到后来的杜甫、白居易等人 。
曹操还有不少其他文章传世,例如《请追增郭嘉封邑表》、《让县自明本志令》、《与王修书》、《祀故太尉桥玄文》等,文字质朴、感情流露流畅率真 。
曹植作品百余篇,绝大部分是五言诗,被后人收进《陈思王集》里;其作品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建安文学的成就和特色 。
南朝宋谢灵运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
”算是对曹植最高评价了 。
《诗品》的作者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 ,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
”曹植与王粲、刘桢并称“曹王”、“曹刘” 。
南朝萧纲《与湘东王书》:“远则扬马、曹王,近则潘陆、颜谢 。
” 。
其代表品有《洛神赋》、《赠白马王彪》、《箜篌引》、《白马篇》、《美女篇》、《名都篇》、《七哀》等 。
曹丕诗歌最高成就的《燕歌行》,据考写于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三郡乌桓期间,采用乐府体裁,开创性地以句句用韵的七言诗形式写作,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 。
为后人称道的作品都在担任五官中郎将至魏太子期间所作,他的诗歌细腻清越,缠绵悱恻,缺乏曹操、曹植的慷慨之气,后世对他的评价不如“三曹”中的另外两人 。
学者叶嘉莹在《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里,列举钟嵘《诗品》、刘勰《文心雕龙》和王夫之《姜斋诗话》对曹丕的评价 。
《诗品》将曹丕排在中品,认为他的诗不及弟弟曹植,原因是曹丕诗“率皆鄙直如偶语”(“偶语”,即两个普通人在讲话),反观曹植则是“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
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
《文心雕龙》说曹丕“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旧谈抑之,谓去植千里......子桓虑详而力缓,故不竞于先鸣”,与曹植“思捷而才俊”不同,又谓“俗情抑扬,雷同一响,遂令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未为笃论也”,世人都同情曹植的处境,曹丕是兄弟争位的胜方,人们也因此忽略他文章的美妙 。
明末清初,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直言:“实则子桓天才骏发,岂子建所能压倒耶?”,可谓为曹丕文学成就“平反”的宣言 。
叶嘉莹说,曹丕是一位“理性诗人”,有节制有反省,“以感与韵胜” 。
曹丕同时还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文学批评家,其作品《典论》中的《论文》篇是中国最早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著作,写于曹丕为魏太子时,主要内容有评价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的文风和得失,“建安七子”的说法来源于此;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认为作家的气质决定作品的风格;肯定文学的历史价值,“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